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828546
“院校+师承”仍有困境尚需改革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492期
     自1956年开办高等教育后,中医药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并与现行教育制度接轨。这一过程中,中医药教育机构得以逐步建立,教育层次与课程体系日渐完善,主体培养模式也由院校教育替代了传承教育。

    半个多世纪过去,尽管中医药高等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乏人”依然存在,“乏术”愈加严重,科班出身的名医大家寥寥可数。

    业内近些年深刻反思与研讨,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医教育未能充分遵循中医人才的培养规律,培养模式出现偏差,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

    共 识

    在认识人体时,中医学充分发挥个人感知的能力,通过细致观察、用心感悟、系统归纳及在一定方法指导下的分析、推理,进而得出相应的认知结论。而这一过程造成了经验多样、学说纷呈、流派林立的现象,因其模糊性及多样性,不少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易造成认识理解的不一、学习传承的困难。

    基于此,中医学在诞生之后的很长时期内主要采取师承教育的方式加以传播、延续与发展。它以跟师临证、口授心传、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师徒自愿结合,学习兴趣浓厚,师徒相谐,教学相长。

    但师承教育也有天然缺陷: 受学术水平及学术保守思想的影响,学生“各承家技”,只闻一家之言,易滋门户之见、知识局限。所学受限于老师学术水平与个人喜好,导致培养质量参差且难以衡量。教育规模难以扩大,难有学术创新。

    中医药学开办院校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师承教育的不足: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合理,基础更扎实;将课程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利于大规模培养人才。

    但院校教育课程设置的统一化、教学模式的标准化,造成了学生个性与灵性受到压抑甚至扼杀,千人一面。“先基础、再临床”的阶段式科教学突出了“教师、教材”的中心地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