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科学报》 > 2016.05.27
编号:125624
聪明反被 “聪明药”误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27日 中国科学报 2016.05.27
     ■王树平

    高考在即,近期关于“聪明药”的信息又在网络上盛传:宣传“聪明药”能“显而易见地提升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并表示“这种药物表现出来的副作用非常小”。

    真的有“聪明药”吗?所谓的“聪明药”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聪明药”的真实身份

    网络上所说的“聪明药”主要指莫达非尼和利他林两种药物。前者属于中枢促觉醒药,适用于特发性嗜睡或发作性睡眠症;后者是一种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动症的精神类药物。

    两种药物都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是国家严格管制的第一类精神类药品。患者用药时,必须由具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开具红处方。莫达非尼被国际体育组织列为兴奋剂管理,如怀特、盖因斯等多名运动员曾因服用莫达非尼受到了国际田联的严厉惩处。
, 百拇医药
    网上宣传售卖的“聪明药”,多为海外代购。这实际上是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此行为一经查出,须负法律责任。

    “聪明药”的认知谬误

    莫达非尼和利他林之所以被冠以“聪明药”,是对患有特发性嗜睡或发作性睡眠症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而言的。这类患者,大脑细胞间的神经介质有效浓度不够,使信息不易到达,表现出抑郁、嗜睡或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和协调动作缺陷等临床特点。如多动症患儿很难自觉地、持久地集中注意力。这样,学习成绩必定下降。

    人的大脑之所以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乃是由于在大脑的神经细胞之间有足够的神经介质传递信息。服用利他林,能促使神经细胞释放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从而增加了神经介质的浓度,使患儿增强了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集中了,小动作减少了,学习成绩自然提高。
, http://www.100md.com
    而对于特发性嗜睡或发作性睡眠症患者,服用莫达非尼,能提高大脑兴奋性,表现出短暂的精力充沛,思维清晰。于是,给人一种“服了药后人变聪明”的错觉。

    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实验研究和循证医学能证明,服用这两类药物会让人变聪明,相反健康的人长期服用这两种药物就会出现肠胃不适、焦虑、头疼、失眠等副作用,更严重的会出现神经错乱。

    加拿大卫生部于2007年12月21日联合发布关于使用莫达非尼的安全警告:莫达非尼可引起致命的皮肤及其他严重的过敏反应;不适用于儿童;可引起精神方面不良反应;心脏副作用等。

    我国CFDA 于2009年对利他林说明书不良反应增加了: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精神病恶化、双向精神障碍/燥狂症发作、新的精神症状或狂燥症状、攻击行为、生长抑制、癫痫发作、视觉异常等内容。

    由此看来,将上述两种药用于考生,更是荒谬之谈。考生在中考、高考时本来就精神压力大、神经紧张,再服用这样的中枢兴奋药物,可能让考生兴奋过度,甚至表现躁狂或成瘾,危害健康。
, http://www.100md.com
    不要迷信“聪明药”

    莫达非尼和利他林对大脑的作用是复杂的,到目前为止,其药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一种可能性解释是该类药物对多动症患儿和特发性嗜睡者,可作用于大脑许多化学物质和通过增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谷氨酸增强认知功能。

    但是,对无多动症和睡眠障碍的健康人群的作用很少共识。由于缺少在健康人中开展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长期研究,从而科研人员无从知晓人们长期使用这类药物是否安全。不过,从用药不良反应报告证实,高剂量用药还可能导致心血管或代谢危险;或者使人过于警醒,可引起头痛、头晕、抑郁、躁狂。

    此外,大量证据也表明:一些兴奋剂剂,如激素、咖啡因、尼古丁、酒精等,长期大量服用反而会出现认知能力减退。如果一些学生本身对学习兴趣缺乏,在各种学习条件都良好的情况下也不能好好学习,就算服用了“聪明药”,由于精神亢奋,长时间大脑不能得到休息,会适得其反。

    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迷信“聪明药”。,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