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882369
推动岐黄之术革故鼎新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526期
陈凯先:精准医学启示中医药创新发展
孙光荣:中医药学传承是核心工程
黄璐琦:中药绿色发展须有三支撑五战略
李伯淳:中医为纲西医为目探索构建新医学

     编者按:7月23日召开的“第四届岐黄论坛”立足传统、面向前沿,汇聚多领域、多学科专家学者,本版精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院士以及科技部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成员李伯淳的精彩观点,以期引领中医药学术进步,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周蔓仪整理)

    

    孙光荣:中医药学传承是核心工程

    中医药学传承,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核心工程。

    中医药学基于中华文化萌生和发展,观察和辨识的维度主要是功能的、动态的、宏观的、整体的,而不是结构的、静止的、微观的、局部的,不是“病”这一生命现象,而是“人”这一生命主体。

    这种思维方式、特色理论、临床经验乃至话语体系、生活方式决定了中医药学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华文化的基因与命脉。

    为了弘扬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助力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都必须重视传承、抓紧传承、落实传承。

    如何抓好中医学的传承?首先需要厘清传承的内涵与外延。中医药学传承的内涵主要是:医德、医理、医术。

    医德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体现“大医精诚”的医德,坚定中医药学的文化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生命至贵,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做到以“诚”执业、以“净”执业、以“严”执业、以“精”执业,树立“普救含灵”的医风。

    医理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勤求博采”的治学方式,坚定中医药学的理论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精研经典,博极医源”的治学原则,做到“上通灵素,下悉百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中医药学的理论。

    医术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思维方式,坚定中医药学的方法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燮理阴阳、调之使平”,采用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进行临床医疗保健,也就是如何从病征认知病证的本质、如何掌握病情缓急和病机变化而立法组方、如何方证对应而运用或化裁经方、如何临证用药、施术等方法。

    中医药学传承的外延有志向、言行、文化。志向的侍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为国为民”的思想,坚定职业自信。通过传承,培养学术继承人的大视野、大胸襟,做到能坚定不移地为国执业、为民执业、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执业。

    言行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诚信谦恭”的大医风范,坚定道德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言和身正”的律己原则,培养学术继承人的正确言行,做到诚信执业、谦和执业、严谨执业。

    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博通古今”的兴致,坚定文化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兴趣与志向,涉猎儒、释、道各家之言,通识书法、镌刻、音律、民俗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做到以医通文、以文育医。

    中医药学传承必须坚持中医药学传承的三大路径,秉持口授心传的传统方法。

    近年来创造的“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是传承的不二法门,上述三种模式都值得肯定、支持,既不可、也没必要统一师承模式。其中,值得坚持的是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名老中医工作室的模式,值得推荐的是杏苑新林模式(也就是互联网+模式)。这类模式能较好地达到传承的预期效果。

    根据当今实际情况,我认为有必要重申并建议采用下列路径与方法传承中医药学:

    一是正本清源式传承:通过古籍整理、事迹搜集、理论研究,廓清中医药学术的概念与内涵,包括生命理论、正邪观念、疾病认知、医德修养、医学理念、医疗行为、方药技术、养生方式、膳食宜忌等等,从中医通史、中医通典、中药通考三个角度立项,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首,联合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及社会力量,开展专业、专题研究,使中医药学传承有所遵循。

    二是师承授受式传承:通过多种模式开展师承教育,着重中医看病的六大程序,即一方面重视辨证元素的提取,另一方面重视传承辨证施治的程序: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确认、继承、研究当代每一位名老中医在哪一道程序中确有自己独到、有用、有效的见解和技术,使中医药学传承适用临床、重在临床。

    三是文化科普式传承:通过博物馆、陈列室、工作室、巡讲团、大讲堂以及电视、网络等平台,组织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轮活动,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使中医药学传承通过文化科普的方式进一步走进家庭、走进农村、走进基层、走上“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D4(本报记者 周蔓仪整理)

    

    李伯淳:中医为纲西医为目探索构建新医学

    中医如何传承和发展,人类新医学如何构建?这需要对中医药的根、中医的哲学、中医的科学进行深入研究。

    传统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代表。中医方法论是在元气论基础上以天人合一整体论为手段,用阴阳五行原理等,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认识人体内外各种相互关系,来对疾病诊治的方法。

    现代西医是现代的科学成果。西医方法论是在原子论基础上将人体按照还原论为手段,用功能结构原理等,机械逻辑思维为主分析人体生理变化,来对疾病诊治的方法。

    中医包含许多古代天文、地理、人文等科学知识。

    《黄帝内经》中“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等;孙思邈《大医习业》大医三层次:医道之始-生理之人,医道必备-社会之人,医道无碍-天人之人。

    《黄帝内经》中关于支干病变,张仲景六经病欲解时,都是以干支为依据。干支历法建立在中国古代以地球为中心,宇宙观为“天”的理论基础上,观察一切事物生长壮老已周期规律。这也是中医“天人合一”中的天与人的关系之根。

    人为万物之灵,心为人身之主,意为人身之宗,故历代医家都推崇“医者意也”;而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缺少对人心意的重视,但这正是天人合一整体论中“人”的重要部分。

    在临床诊疗时中医的“证”是比西医“病”更高层次整体性,所以钱学森从复杂性科学出发认为:“中医理论又恰恰与系统科学完全融合在一起……中医的看法又跟现代科学中最先进、最尖端的系统科学的看法是一致的。”可见,天人合一的中医属复杂性科学范围,中医的方法论符合现代前沿科学方法论。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医学发展方向应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等,说明西医面临重大调整和转向。中医将立足传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传承与发展的中医现代化,同时将以中医为纲,西医为目,探索构建人类新医学——和谐医学。 D4(本报记者 周蔓仪整理)

    

    黄璐琦:中药绿色发展须有三支撑五战略

    中药资源是集生态资源、医疗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以及文化资源于一身的特殊资源,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的富裕。

    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体现三大支撑和五大战略。

    三大支撑首先是信息与技术支撑,其次是制度安排支撑,最后是资金保障支撑。

    五大战略包括中药材的质量与安全保障、中药材价值的稳定与和平保障、国内贸易的健康有序,以及国际贸易的鼓励与保护,还有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

    中药资源是中药产业的根基,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关乎生态环境保护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是全球竞争中国家优势的体现,具有国家战略意义。

    目前中药资源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土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资源流失、枯竭,最终形成供应短缺;二是生产技术落实不力、种植重产量轻质量,滥用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直接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三是管理较为粗放、供需信息不畅,价格起伏幅度过大,阻碍中药材行业发展。

    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在全国31个省份建设了由28个省级技术服务中心、65个县级监测站组成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

    在中药新药注册过程中,如何保护中药资源,在中药和新药注册过程中对中药资源进行评估非常重要。开发中药新药先做中药资源评估,注重中药材是否可以持续利用。

    另外,需要关注药农们最关心的问题,即种什么赚钱。通过动态监测,提供信息服务,进行明确生产区划,并希望能够回答如下问题,即在哪里能够买到好的中草药种子,种植中草药有哪些相应的技术,告诉药农哪些厂家需要药农所种的中药材,生产的中药可以卖给谁。

    在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要满足工业化生产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中。

    为什么过去我们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没有现在这么紧迫、必要呢?因为现在生产一个中草药要耗费的资源很大,需要我们综合利用中药资源,实现工业化生产。

    我们还希望建立中药材国内流通体系,在这流通体系里面建立中药材的商品规格评价体系,中药材的物流体系和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形成中药材商业的追溯体系。

    在中药资源的国际贸易方面,我们将按照国际工业保护和产业预警保护,实现先国内后国外的出国政策,对资源供应紧缺的中药材严格控制其开采量,防止中医药出口转内销,让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慢慢起效果。

    今后一个时期,中药资源的发展将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政策法规及资金专项扶持等,保障中药材在药材质量、用药安全、药材商品价格、国内外贸易及产业发展五方面,实现中药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 D4(本报记者 周蔓仪整理)

    

    陈凯先:精准医学启示中医药创新发展

    当代医学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环境。一方面,人类健康面临着严峻挑战,对医学发展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和新的需求;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断为当代医学发展开拓新的前沿、提供新的机遇。精准医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一个热点方向之一。

    什么是精准医学?早在2011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就发布了一个研究计划,迈向精准医学,构建生物医学,研究知识网络和新的疾病分类体系,提出这样一个研究主题,即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医学。

    所谓精准医学,也就是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疾病数据上,把疾病通过分子分行来分类,进行临床和生物学的研究。

    精准医学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整个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没有技术进步,精准医学始终是一个空话,没有办法完成。

    精准医学和个性化的药物发展是分不开的。个性化药物是精准医学的重要组成,精准诊断、精准药物、精准治疗方案是精准医学三个重要的方面。精准药物要想正确的分析、正确的靶点、正确的分子、正确的患者、正确的组织暴露、在体内的分布、正确的药物释放、正确的运用策略,这些构成精准药物的产生需求。

    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障碍性疾病、肿瘤、免疫性疾病等非传染性慢病,是当今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为严重的疾病。这些疾病大多导致了复杂疾病产生。

    临床医疗实践和基础研究表明,许多疾病都呈现高度异质性的特点。

    现代医学针对这种状况,以人类基因组研究大数据为基础,提出精准医学的发展方向,旨在发展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的新方法、新技术。这个新的研究方向,在全球和我国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为当代健康挑战展现出新的希望。

    一个人的遗传背景,环境因素和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是造成我们个体和种族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有必要基于疾病的分子分行来给药物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来促进临床药理学的发展,促进新药的设计,来拓展疾病分子的诊断。

    这就需要个性化治疗,一种治疗方法,对什么病人有效,对什么病人无效,用生物标志物去判断疗效好坏。生物标志物可以用来早期诊断,可以预测疾病,判断药物疗效和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生物标志物大体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预测疗效标志物,二是疗效监控标志物,三是临床反应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在临床上不断指导和监测治疗进程,生物标志物对疾病的预防、治疗非常有用,现在也有一些商品化的生物标志物可以作为诊断试剂提供给临床应用。

    精准治疗要发展因人而异、因病程而异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把体质类型、气候环境、生活方式综合起来考虑一个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药的复方,加强精准研究,精准应用,这些都是中医药在精准治疗方面要特别重视的方面。

    中医药学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蕴涵和体现了“精准医学”的基本追求。整体观念、以人为本、辨证论治等基本理念和诊疗模式,彰显了同病异治、因人而异、因病程而异的个性化治疗追求。

    可以讲,精准医学的理念和中医药学的基本思想在许多方面是高度契合的。但是,由于中医药学是在经验医学的基础上总结发展起来的,比较强调整体证候,而在客观证据和精细化、量化上有所欠缺,制约了进一步弘扬中医药个性化治疗优势、提升中医精准医学的水平。

    精准医学对中医药学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中医药学一直有这个理念,我们应瞄准一个方向,使其应用与现代科学结合,发扬中医药精准医学优势,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D4(本报记者 周蔓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