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862301
超“无聊”玩家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6日 《女友·花园》
超“无聊”玩家

     再理性的人都难免有非理性的时刻,每当那时我就会想,啊,世界最好能分成两半,一半卖给实用主义资本家,另一半就留给爱做梦的人搞乌托邦。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乌托邦一定要给瑞典“废柴机器人女王”——西蒙·吉尔兹(Simone Giertz)留张通行证,因为她“并不脚踏实地”的人生,就是为理性都市人打开新世界大门的。

    促进懒惰文明发展

    网红走红的姿势有很多种,但西蒙红起来却是靠捣鼓些“促进懒惰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实用小发明,所以外国网友送她了个称号:“废柴机器人女王”(the queen of shitty robots)。“女王”有过很多著名的作品,比如:

    直戳全天下赖床党的痛点的“打脸闹钟”:由万圣节玩具改装的打脸假手,可以对赖床症患者的面部进行360度回旋式拍(ou)击(da),不把人叫(da)醒绝不罢休。

    为爱美的懒人独家定制的“烈焰唇膏机”:和“喂食机”相似的全自动机械手臂配置,堪称智能时代的时尚新主张,你先别管是不是涂成了小丑嘴,反正在西蒙看来,不用自己动手的就是好机器人。

    人类有时懒得连鼓掌都想找人代劳,作为接地气儿的民间发明家,西蒙还发明了自动鼓掌机——老板的冷笑话随便讲,再也不怕没人捧场,人生需要鼓掌机,给自己一点爱。这也是她最满意的作品,集搞怪惊悚和正能量于一体。

    除了发明家以外,西蒙还是一个Twitter段子手,“我的早餐机器人被评为2015年最没用的机器人之一,太棒啦~啦~啦~”“很自豪能被评为瑞典2016的超级天才(Sweden's 101 Super Talent)之一”,这句话下面她还亮出了自己小时候在马桶畅泳的照片,然后再自黑一句“其实小时候我就有这个潜质”。值得一提的是,西蒙和中国也是颇有渊源,她16岁的时候来合肥做过交换生,不仅会说中文,还曾在视频里秀了一下“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走上发明创造之路后,西蒙为了省钱经常来深圳华强北采购电子组件。

    未来一切都会成真

    西蒙的每个创作都散发出不正经的气息,但其实她也有严谨的一面。所有实验机器人视频发布后,西蒙都会公布自己的发明构思、原理、材料,最后还要总结产品的优缺点,甚至连失败的实验视频也被上传用来和有兴趣的技术宅们讨论——人家可是正经八百搞研究的,而不仅仅是做个搞笑网红。而且人家大学时,也是正经八百地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专攻技术物理学的。本来照着这路子走下去,西蒙现在都该长成第二个《生活大爆炸》里的Amy(科学高材生)了。没想读到中途时,她嫌学的东西太无聊就辍学了。转而去了所名为“超岛”(Hyper Island)的创造性学校,这所教学形式非常自由的学校凿开了西蒙的脑洞,不但让她迷上了编程,还让她得以加入美国洛杉矶一家科技公司工程师团队。在这两处的学习经验,使得西蒙的动手能力非常强,而真正让她开始做“废柴机器人”的契机则很偶然。

    西蒙有次接到个制作儿童电视节目的企划,目的是帮助小朋友了解电子的基本常识。可生硬的电路板并不能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在绞尽脑汁后西蒙想出一个点子:做个搞笑的机器人,或许是个生动的案例。后来的教学效果当然很好,西蒙也因此走上了民间发明家的“不归路”。而且她所有的机器人都有个特点──基本没用。不过即使不能真正派上用场,在制作过程中普通人也能从中窥见人工智能的有趣之处,所以西蒙乐在其中。

    如今,为了专注于“废柴”机器人的研发,她辞掉在旧金山的工作,回到家乡斯德哥尔摩的一艘船屋上全职继续做研发,并且过上了“每月流量只有 500M 的日子”。偶尔“出山”参加一些Discovery、Ted等媒体的录制邀请,告诉大家如何把奇妙的想法实现出来。虽然很多西蒙的机器人还不能普及,但是就像概念派艺术家比尔·贝克(Bill Barker)说的,“未来这一切都会成真”,也许若干年后,西蒙的奇思妙想真的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托马斯·斯维茨:

    写份银河系烤面包机制造指南

    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有个奇妙的情节:一位20世纪生人发现了一颗未开发星球,当地土著过着最原始的生活。这人想用科技来改变这个社会,然后自己做国王。然而很快发现,没有成熟社会资源的支撑,他连三明治都做不出来,更别提什么烤面包机等先进机器了。很多人都看过这段故事,然后一笑而过。只有英国设计师托马斯·斯维茨(Thomas Thwaites)读过后却产生出一个“无聊而疯狂”的念头,“主角虽然失败了,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有‘维基百科’,上网搜点资料做台最简单的面包机总能搞定吧。”于是他花了九个月时间,从炼钢起步DIY了一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托马斯的思路是:拆分一台只有基础功能的机器,以反向工程的方式倒推出制造的步骤。于是他买了市面上最便宜的烤面包机,结果发现只花了3.94英镑(约37元人民币)的机器,拆开后竟然有400多种不同的零件,由100多种材料制成。托马斯被这庞大的零件数量搞得有点懵,冷静下来后他决定采取折中的办法,他对记者回忆,“我意识到假如要完全从头开始制造一台机器,可能要花一辈子。”于是他决定精简下,只用钢、铜、云母、镍和塑料五种材料,做出最主要的部分。

    那么第一个难题来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托马斯首先打电话给英国皇家矿业学院力拓集团,向高级矿物提炼部门的主席请教了炼钢的整个过程。又联系了一个铁矿厂,经过一番游说后,他从那儿拖了箱铁矿石回家。

    第二个难题接着来了:怎么炼呢?无论是维基百科还是图书馆的冶金术教科书,都没有教现代人如何在没有冶炼厂的情况下炼铁。最后托马斯在某个历史科学博物馆里,找到了西方冶金学的首本教科书,照搬书中的方法炼出一堆无用的炉渣。眼看着实验就要夭折,搜资料小能手托马斯意外在网上找到了个奇葩的专利——其中提到可用微波炉代替工业熔炉,在开至最大火力熔30分钟后,托马斯终于得到了钢。

    接下来是铜,托马斯跟着一位退休的地质学教授去铜矿场挖矿。听闻托马斯的“宏愿”后,惊呆的教授给了他个省事儿的建议,“还是装瓶这里的水回去吧,里面已经溶解了足够多的铜离子。”于是托马斯用这些水浇铸出了三个金属插头。

    他还去了苏格兰某座山上采到云母(很好的绝缘体矿物质);镍更难获得,托马斯想方设法得到了几枚含有镍的昂贵纪念币,用一支焊炬熔化了它们。

    最难的大概要数得到塑料的过程。托马斯打了大半个小时电话请求英国石油公司给他一罐原油,结果没得到任何回应。没办法,他又想到了用马铃薯淀粉做塑料,刚开始提炼工作挺成功,但等他把塑料倒进模子,放在屋子外面晒干的当口,马铃薯壳被野外的蜗牛几乎吃了个精光。几乎前功尽弃的托马斯只好找了家废电器回收站,从中“开采”到了一些废弃塑料,打碎、熔化、铸形,最终给他的面包机做出了外壳。

    有自熔功能的烤面包机

    就这样,一台外表磕碜的烤面包机终于做出来了,更“了不起”的是这台机器的电线还没有绝缘皮,因为伦敦皇家植物园的人态度强硬,坚决不让托马斯从橡胶树上割胶。所以当240伏特普通电流通过这些自制的铜线、插头超过五秒后,运作中的烤面包机原件就会开始熔化,“它的外壳不断渗出可疑液体,就像蛋糕上的糖霜出了差错。”不过,余温还是能把面包烤熟,所以托马斯还是觉得自己成功了。

    花了九个月做了台拥有“自融”功能的烤面包机,听上去有够没用的。但托马斯在这个过程中证明,现代生活中越是简单的东西,背景越是复杂。英国《金融时报》更从中窥见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人类带来巨大福音的明证,“我们只要掏一点点钱,就可以享受全球劳动大军的努力成果,以及一台烤面包机上累积的数个世纪的知识,这不是很美妙吗?生逢在物质如此丰富的时代何其幸运。”, 百拇医药(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