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862495
四次搬家带上百岁邻居,1万天行孝他是“中国好邻居”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6日 《情感读本·道德篇》
     终于,王洪德把房子租好了。可邹书华一看房子,傻眼了。此时儿子已经成家,加上两位老人,等于是三户人家,可房子勉强只能住下两户人。邹书华嘀咕,看你如何安排?

    周氏姐妹念旧,每次搬家都必须把所有的家什全部带上,而且要按照顺序摆放。深知此习惯的王洪德每次搬家,宁可把自己家的东西丢掉,也不敢落下老人们的“宝贝”。

    这次搬家,王洪德径直将两位老人的东西搬到了最好的房间,邹书华的脾气来了:“你这样是不是要把儿子挤兑走啊?”

    王洪德说:“儿子成家了,可以自己去找房子了。”

    最后,儿子接受了父亲的“安排”,住到了丈母娘家。

    每次搬家,最困扰王洪德的不是房子小,房子再小,想办法都能住人进去,他最担心的是,租不到房子。2013年年底,王洪德面临第三次搬家。此时,周氏姐妹大的99岁,小的89岁。这次租房,比前两次都难。

    让王洪德不能理解的是,有时候别人的房子明显是空在那里,等着出租,可是他去问,别人总是找理由说不租。接连遭拒几次,王洪德急了,问房东为什么不租给他,一个房东只好直说:“老王,不是不租给你,主要是你家的两个老人。”原来房东担心老人年岁大了,随时都有走的可能。

    “我们的房子租给别人是住人的,租给你有可能就是死人的啊。”大家都怕沾上晦气。眼看新年将至,最后,还是社区干部出面,才解决了王洪德的租房“危机”。

    一万多天善举,被赞“中国好邻居”

    采访时,社区干部告诉笔者,周氏姐妹虽然终生没有嫁人,但并非孤苦无依。侄儿和其他亲戚对她们都很关心。笔者问她们为何不跟亲人住在一起时,妹妹周德仕笑着说:“我们和王伢子住在一起习惯了,这一辈子,就跟着他了。”

    周氏姐妹说,王洪德一家人对她们的好,是用几十年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的。

    90岁的周德仕比姐姐周静芬小了10岁,但身体明显比不上百岁的姐姐。就在一年前,周德仕生了一次重病。2014年正月初五晚上,周德仕高烧不退,王洪德当即给女婿和女儿打电话。凌晨两点,王洪德和女儿女婿一起,把周德仕送到了长沙县人民医院,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他们又连夜把周德仕送到长沙市第八医院,最终,老人转危为安。

    “我在医院住了一个礼拜:王伢子在医院照顾了我一个礼拜,弄得他们一家人年都没有过好。”周德仕说,许多人都以为王洪德是她儿子。

    2014年5月3日,周德仕在家里走路时,不小心摔成骨折。上了年纪,伤愈比较慢,直至笔者采访时,老人依然只能依靠轮椅才能行动。以前,王洪德每天要去工地打零工补贴家用,自从周德仕摔伤后,他只得辞掉工作鞍前马后照顾老人。

    就在这时,房东说房子自己要用,王洪德只得再次搬家。“现在住的房子别人是用来放垃圾的。”王辉告诉笔者。

    人多房子小,还有一层楼不通电。为了老人,王洪德把厨房设在不通电的三楼。“做饭虽然很麻烦,但老人住得安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王洪德说。

    2014年底,王洪德因“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始终如一、精心服侍老邻居”,被评为“长沙市十大孝星”,人称“中国好邻居”。受到称赞,王洪德却说,这么多年来,他只是出了点力,帮衬了一下老人,而老人却给了他一条命。

    王洪德说,他最内疚的是,由于家里条件有限,这次周静芬老人满百岁,也没能张罗一场热闹的百岁宴。“不过,明年这个时候,我的新房就建好了,老人就会住到家里去,就不会这么大年纪还随我搬家折腾了。”说这句话的时候,王洪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李从渊摘自《华西都市报》, http://www.100md.com(颜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