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862318
这个柴静的“穹顶之下”:陪父抗癌漫漫反哺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6日 《知音·下半月》
     8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圆满落幕,柴静负责的安保工作未出丝毫纰漏,得到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得知她居然是带孕工作,还要照顾病危的父亲,无不钦佩。可她来不及高兴,因为父亲一度稳定的病情突然加剧,医生建议尽快为老人再次手术。

    前两次手术已耗尽全家所有,她还和丈夫一起借了3万多元外债。怎么办呢?借是借不到了,她又不愿向哥哥姐姐开口。想来想去,她有了个主意:自己不是会唱歌吗?经朋友推荐,她和一家音像公司达成协议,承接一些诸如配制和声、广场舞伴奏的零活,公司将报酬提前打到柴静账上。

    8月30日,柴荣华得以再次手术,术后老人身体逐渐好转。柴静除上班、照顾老人之外,还要隔三差五去音像公司录歌,她胃口越来越差,吃什么都吐。丈夫多次提醒她:“这样下去不行,会影响肚子里的孩子。”她只能苦笑。她何尝不担心?可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她只能在夜深人静时,抚摸着肚子轻声叮咛:“宝宝,你要坚强,要和妈妈一起挺住!”

    可事与愿违,9月的一天,柴静突然感到腹部一阵剧痛,紧接着一阵热流涌过,她低下头,看到牛仔裤顷刻间已被染红。音像公司的人赶紧将她送到北京妇产医院,最终没能留住宝宝……柴静苏醒后,医生告诉她更残酷的是,两次流产对子宫损伤巨大,加之年龄偏大生育功能下降,她已不适合孕育孩子。丈夫已30多岁,他是多么渴望要一个孩子呀!一周后,柴静身体一康复,徐龙风便向她提出分手。眼看女儿的生活乱成这样,柴荣华将徐龙风叫到医院,诚恳地向女婿道歉,表示如果女婿执意离婚,他也不能阻拦,但他这辈子都会觉得亏欠女儿。徐龙风也是个善良的人,老人的一席话让他动容。最终,他和柴静达成协议,先分居:柴静仍住家中,他搬到自己单位附近的西城区南礼士路。丈夫拎着行李出门的刹那,柴静的心空了。再想想永远失去的孩子,她内心不禁问自己:值得吗?毕竟老人年事已高,就算不得癌,也活不了多少年头了。自己却为此断送了几乎全部的生活!

    9月中旬,柴荣华出院。当天中午,柴静将父亲接回家中后就上班去了,等下班回家,她惊讶地发现父母已不告而别,行李都拿走了,床头放着一封父亲留下的信:“女儿,我们去你哥哥家了,很抱歉这段时间给你带来这么多麻烦。以后你不要老把心思放在我们身上,要多多关心徐龙风,好好和他一起。你要记住,你有你的生活,你和他才是一个家。”父母一心要成全她的幸福,可他们的幸福呢?柴静仿佛看到了二老拖着虚弱的身体,在人流汹涌的客车站蹒跚的身影……这就是父母,为了儿女可以付出一切、放弃一切,永远不憎恨、不抱怨……内疚和自责撕扯着她的心,不知何时,她泪流满面。

    好在不久就是国庆长假,柴静专程去了河北张家口。她告诉父亲,他的身体还需要在北京继续复查、护理,如果就此中断,以前的治疗可能都白费了。至于徐龙风,如果他想通了理解了,自然会回到她身边。

    就这样,柴静将父母又接回身边。父亲经过手术后肠道变短,必须少食多餐。柴静每天上班前除给父母做好早饭外,还要另做三份饭菜,让父亲分三顿热着吃。父亲身患双癌情绪低落,特别是2008年10月,老人偶然得知,同病室的两位病友先后离世,开口闭口“哪天我走了”,情绪也喜怒无常。柴静又通过网络寻找、联系了十几名癌症患者,让父亲和他们聊天、锻炼、相互鼓励……同类相惜,柴荣华不再孤单、恐惧,心情慢慢舒畅起来,但柴荣华毕竟是做过三次大手术的人,无论如何吃药、调理都没有多大好转。柴静急在心里。2009年元旦,她偶然从一个热衷骑行的朋友处得知:骑自行车既可以活动筋骨,又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对身心都大有裨益。不妨让父亲也试试!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柴静心里冒出。为稳妥起见,她又咨询了306医院父亲的主治医师及另两位心理医生,专家们也都认为,骑行属“自然疗法”,可以一试。

    爱在蔓延,父女连心啊互馈丰美人生

    但柴静的主意却遭到了几乎所有亲友的反对,包括哥哥姐姐都顾虑重重。柴荣华却愿意一试:“我相信小静,我的命都是她给的,就算摔没了也不怨她。”

    父亲的话给了柴静更多动力和信心。她想,不如让父亲骑三轮车,既达到锻炼效果,又不致跌倒。她还想到,不妨在车体加装帆布车棚,后座固定一把小藤椅、一个放水杯的小茶几,车顶还可以安装一个播放音乐的唱戏机。这样一是母亲可以坐在后面随行,父亲不孤单;二是父亲骑累了也可以到后面坐坐,听听歌喝喝水,舒服惬意。市面上没这样的三轮车,柴静只得求助动手能力很强的丈夫。周末,夫妻俩一起到旧货市场挑了辆三轮车,然后回到徐龙风住处安装,徐龙风每忙一阵儿,柴静就给他及时递上茶水或毛巾……两人都感到了久违的默契和温情……

    1月底,柴静将完工的小“房车”推到父亲面前,又递上一份骑行路线,这是她花三天三夜设计的,沿途全是人少车少、风景优美的地方。即便如此,柴静依然不放心。父亲骑行第一天。清早父亲载着母亲出发后,柴静骑着自行车,悄悄跟在后面。父亲每骑半小时,她就打电话让他去后座休息。直到确定父亲能够照顾好自己,她才上班。而晚上下班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来热水给父亲泡脚。

    可几天下来,柴荣华腰酸背疼。有一次他骑完车回来,一进小区就感到两腿发软,“扑通”一下摔在水泥地上,膝盖青肿……因送医及时,这次摔倒并没造成严重后果,但此后很多邻居对柴静指指点点。有人说她强迫得癌症的老父亲每天骑车,是因为她想省医药费……柴静哭笑不得,只能请求父亲:“咱们再试两个月,两个月没有效果,您就可以不骑了。”倒是父亲很开通:“没啥,闺女,我信你。”

    为增加父亲骑行的乐趣,柴静又想了个主意。她送给父亲一部数码相机,并煞有介事地告诉他:“爸,你不是喜欢摄影吗?北京老年协会举行摄影大赛,你要是在骑行中将沿途景色拍下来,保证能捧回一本获奖证书。”柴荣华兴奋极了:“真的吗?”此后他每天清早把相机往身上一挎,推出车就上路,风雨无阻。每晚柴静一回家,他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机跟女儿分享:枝头啁啾的小鸟,迎风摇摆的花朵,睡莲上小憩的蜻蜓……两年时间里,柴荣华拍摄了上千张照片。2011年10月,柴静带回一本证书。柴荣华打开一看,自己竟然荣获摄影大赛一等奖,他像个孩子一样开心极了。只是他不知道,这自始至终只是女儿温暖的谎言:证书是柴静买的,然后请老年协会盖的公章。

    到2012年,三年骑行带给柴荣华可喜的变化:他饭量大了,一顿能吃两个馒头;胳膊、腿有力气了,爬5层楼不吃力……老人患病前曾是河北张家口沽源一中的爱心大使,身体康复后,重新投身公益事业。在父亲影响下,柴静也成为优秀的公益志愿者,经常参加各种慈善演出,给孤儿院捐款捐物,将母爱和歌声送给盲孩子。她还与父亲一道给沽源一中的孩子买电脑、文具、图书,寒暑假经常接孩子们到家中做客,孩子们亲切称她“柴妈妈”。

    更令柴静意想不到的是,她动人的歌声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她多次应邀参加央视文艺晚会,并成为《星光大道》的周冠军,是北京公安系统有名的百灵鸟。2015年4月,她又被誉为北京最美的“警花孝女”……最令柴静开心的是,2014年9月,医院复查,父亲体内癌细胞彻底消失,身体已恢复至与常人无异。这时,柴荣华已经骑行整整6年,骑行里程累积达9.9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5圈。谈及这个奇迹,柴荣华对记者说:“这都是我女儿的功劳,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

    女儿让父亲新生,父亲也牵挂着女儿的冷暖特别是她的婚姻。他骑行时经常特意前往女婿居住、工作的南礼士路,这里离起点、柴静居住的西三旗有足足21公里,往返42公里,但老人不仅从不言累,还不时给女婿带去柴静煲好的鸡汤,或是几条途中购买的鲜活鲫鱼……徐龙风也常将岳父和随行的岳母喊到家里一起吃饭。渐渐地,每天到南礼士路的女婿家吃饭,成了柴荣华骑行的固定节目。天气好时,柴荣华还会叫上女儿女婿一起,小房车在前,两个年轻人各骑一辆自行车在后,一路有说有笑,四人又成了和和美美的一家……

    如今,徐龙风已经主动搬回了西三旗的家,结束了与柴静6年的分居生活。破镜重圆的夫妻俩商定,终生丁克,尽全力照顾好双方父母,把剩余精力全部投身到公益事业上,以后所有需要帮助的孩子都将是他们的孩子。爱就这样温暖地成长、蔓延,无边无际……

    (希望看到主人公更多故事,请扫描本刊封面上的知音公众号二维码,关注后回复“柴静”。)

    编辑/沈永新, 百拇医药(琥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