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6 > 中医类古医类补充 > 正文
编号:12892942
经络.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参见附件(203kb)。

    jingluo

    经络

    channel〔meridian,vessel〕and collateral

    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脉与络脉的总称。起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左右前后、网络周身的作用,将外在筋、脉、肌、皮、五官、九窍与内在的五脏六腑等联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凡人体内行于深层上纵行较

    大的主干脉为经脉,行于浅层横行较小的分支脉为络脉。

    经络系统 经脉又名正经,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中十二条

    经脉的合称,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肢体深部分出的较粗大的分支脉;奇经八脉是人体内任脉、督脉、冲

    脉、带脉、阴脉、阳脉、阴维脉、阳维脉等八条经脉的统称。络脉又名别络,包括较大一些的十五络脉

    及其分出的网络周身各部的细小络脉,名为孙络;浮现于体表的细小分支,名为浮络。根据十二经脉气血流

    注所分布的部位,将全身筋肉分成十二群,名为十二经筋;将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分区,名为十二皮部。这

    样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组成了人体的经络系统。经络概念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祖先所创立的独特的医

    疗方法密切相关。针灸、按摩等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石器时代。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这些疗法

    经过无计其数的反复,使得先人们逐渐对人体有所认识。在刺伤皮肤时常有红色液体流出,于是便产生了

    “血”的概念。血在人体内流通的管道,称之为“脉”。在针刺、艾灸、导引、按跷等疗法作用下,人体内

    经常出现感觉传导现象。这种现象忽隐忽现,若有若无,飘移不定,善行多变,类似云气,有影无形,故将

    “气”的概念引伸进来,用以描述感觉传导,称为“气行”。这种气行的线路亦被称为脉。因为血与气是不

    可分割的整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脉则为气血之通道。在医疗实践中大量的脉被发现后,逐渐产生

    了脉的分类,出现了经脉、络脉等名称。经络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织结构。它沟通内外,外在经络系统受病

    能够定向地传变于相关的脏腑中去;内在脏腑受病必然定向地反映于相关的经络上来。脏腑是生化气血之

    源,经络为运行气血之道,二者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素问·调经论》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

    (经络),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所以经络能够“决死生,处百病,调虚

    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

    经络学说 专门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各科治疗

    的中医学理论。它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针灸、推拿疗法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上,故经络

    学说成为针灸及推拿的理论核心。中医临床治病明辨病变之脏腑经络,把握疾病的传变,以及中药方剂的归

    经理论等,都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灵枢·经别》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

    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宋代窦材说:“学医不知经

    络,开口动手便错”(《扁鹊心书》)。

    从现有文献资料看,最早记载经络学说的专著,当推1973年在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根据汉

    墓帛书整理小组的考证,医书中有关经络学说的内容大约抄录于秦汉之际,分作两卷,皆记载了古代十一条

    经脉的命名、循行分布、病候及灸治等内容,由于命名的不同,整理小组将两卷暂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

    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现载于《五十二病方》(1978年版)。到《内经》成书时代,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已逐渐形成,经络学说也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该书的《灵枢》载有《经脉》、《经别》、《经筋》、《经水》等专篇;《素问》载有《经络论》、《皮部论》、《经脉别论》等专篇。不但使十一条经脉发展为

    十二条经脉,对各脉的命名、循行分布、病候及治疗内容均有修改和补充,并已和脏腑有了属络关系,形成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流注过程。还载述了由十二经脉分出的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散见于各篇的奇经八

    脉,并把十二经筋及十二皮部纳入了经络系统之中。除此之外,《内经》中的大部分篇章载有经络的内容,成为经络学说之经典。汉代《难经》对有关经络的八十一项疑难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补充和发展了

    《内经》的经络理论与实践内容,并且首次提出了“奇经八脉”,成为与《内经》齐名的经典。汉代《伤寒

    论》,按外感热病由表及里循经络系统而传变的过程,总结了汤液及针灸治疗的规律,从而创立了六经辨证

    论治体系。晋代的《脉经》,是经络理论在诊断学中的发展,成为中医学诊断学的最早专著。同时代的《针

    灸甲乙经》》是集晋以前针灸学术发展之大成,将《灵枢》(《针灸甲乙经》序称作《针经》)、《素问》九

    卷及已佚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汇集一起,重新编目整理而成书的。该书是经络理论指导针灸临床

    实践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的代表作。经脉的腧穴数目已由《内经》所载的160多个发展到349个,并详细载述

    了各个腧穴的位置、主治及刺法灸法,尤其对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皆处以配方。该书约于7世纪流传到国外,为国际针灸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唐代《千金要方》的序言中提到当时

    已有经络彩图问世,惜已亡佚。宋代王唯一奉皇帝诏书重新考订了经脉与腧穴,编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成了两具铜人(见针灸铜人),力求使经脉腧穴达到统一化、规范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3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