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6 > 中医类古医类补充 > 正文
编号:12892959
藥醫不死病_佛度有緣人.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27页
第8页

    参见附件(1202kb)。

    -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68期(民國99 年6月) ,1-5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明、清的醫療市場、醫學知識與醫病關係

    祝平一

    摘 要

    本文從「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一語,分析明、清的醫療情境,探索時人如何詮釋醫病關係與疾患的意義。本文認為「藥醫不死病,佛

    度有緣人」所指涉的心態源於醫療市場缺乏管制,醫生素質不齊,醫療

    理論、文本與治方之多樣性。在此情境下,擇醫仰賴口碑與推薦、市場

    上充斥過多的選擇與訊息,使病家既輕信又難以專信醫家;而醫家則抱

    怨無法掌握醫療過程,雙方遂將緊張的醫病關係投射於宗教的宇宙觀

    上。機緣與果報遂成為醫病理解疾患意義的中介,成為自由醫療市場中

    那隻看不見的手,讓醫病雙方訴說著醫療失敗時的委屈與不滿,並在這

    宗教宇宙觀的基礎上,自行備藥、避免藥害、省心行善或解罪求福。

    關鍵詞:醫病關係、醫療市場、宗教與醫療、藥害、醫療風險

    本稿原為慶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十週年而作,初稿發表於 2005 年「從醫療看中國

    史」學術研討會。

    收稿日期:2009 年 7 月 24 日,通過刊登日期:2010 年 4 月 16 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六十八期

    -2-

    一、前 言

    本文從「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一語,分析明、清的醫療情境,探索

    時人如何詮釋醫病關係和疾患的意義。這一諺語散見於像《金瓶梅》、《醒世

    恒言》和《醒世姻緣傳》等小說中,亦見於《閒情偶記》和《吳下諺聯》等文

    人的著作。大致元末、明初以來便有此說,明末以降更常見於小說中。有趣的

    是,這對諺聯要到明、清才進入佛教典籍。看來是明、清人先借佛教的比喻來

    描寫醫病關係,然後佛教徒才藉以言說眾生之化渡。1

    醫療乃是病家與醫家在一定的體制框架與文化脈絡間的互動,也是人們透

    過語言以建構、理解和應對疾患的過程。2

    意義的建構始於語言,而流行的諺

    語正是揭露社會心態的探針。「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既傳達了醫藥有其

    限制,因莫可奈何而安之若素的傳統智慧;也世故地對待看病如碰運氣的醫病

    關係;乃至用以嘲諷醫者之無能。像這樣依著不同文脈,產生不同效果的諺語,正好提供理解明、清醫療世界與疾患意義的鑰匙。然而使用語言,產生意義,乃嵌鑲於特定的社會情境與文化脈絡。因此,本文從醫者的競爭策略,醫學文

    本的生產以及醫療知識的性質,釐清此諺語所描述的醫病關係。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雖不致於像十九世紀歐美流行一時的「治療

    虛無主義」(therapeutic nihilism)那麼極端,認為一切治療都沒效,還不如等病

    家自癒,卻同樣表示明、清人對醫藥效果投以懷疑的目光。不同的是,站在 「治

    療虛無主義」背後的是「自然」,醫者只是「自然」的助手,幫助病家自行療

    癒,從而鼓勵另類療法與社區治療等醫療實踐的方向。3

    「藥醫不死病,佛度

    1

    此乃以「藥醫不死病」為關鍵詞,查閱「中國基本古籍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漢籍資料庫」

    與「中華電子佛典資料庫」所得的結果。此諺尚見於《禪真後史》、《快士傳》等等。

    2

    Arthur Kleinman, The Illness Narratives: Suffering, Healing,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8), pp. 3-55.

    3

    Paul Starr, “The Politics of Therapeutic Nihilism,” The Hastings Center Report 6:5 (1976), pp. 24-30.

    Peter Morrell, “Therapeutic nihilism,” http:homeoint.orgmorrellarticlesnihilism.htm (2005108

    查閱)。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3-

    有緣人」 卻表達出當時人以命運和機緣,來理解疾患、醫療與醫病關係的意義,從而將醫療安置於明、清庶民佛教的宇宙觀中。

    自從 Arthur Kleinman 以台灣為例,4

    研究漢人社會中的醫病關係後,不少

    歷史學者也注意此一課題,並已有多篇論文描繪明、清醫病關係的輪廓。5

    在

    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本文探討明、清醫療市場的結構如何形塑醫病關係,以及

    人們的因應策略和行動。6

    必須附帶說明的是,本文雖以明、清為斷,取材則

    主要來自清代,此乃因明代醫病關係的研究較多,不必在此重複。其次,從明

    到清,醫療體系益趨多元化。明末清初時已有零星的西方醫療知識輸入,但基

    本上是配合宗教教義,彰顯上帝創造之精巧,與醫療本身的關係並不密切,也

    未挑戰中國的醫療體系。7

    清代版圖擴大,除了精於外科的蒙古大夫,另有奠

    基於印度醫學的藏醫、承接西方古典四液說的回醫,為清朝境內不同族群的人

    4

    Arthur Kleinman, Patients and Healer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 Exploration of the Borderland

    between Anthropology,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5

    Christopher Cullen, “Patients and Heal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Jinpingmei,”

    History of Science 31:2 (1993), pp. 115-122. 蔣竹山,〈晚明江南祁彪佳家族的日常生活史:以

    醫病關係為例的探討〉 ,收入孫遜、劍龍主編, 《都市、帝國與先知》 ,編入《都市文化研究》,第 2 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頁 181-212;邱仲麟,〈醫生與病人─明代的醫病

    關係與醫療風習〉,收入李建民主編,《從醫療看中國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8),頁 253-296;Chang Che-chia(張哲嘉), “The Therapeutic Tug of War: The Imperial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n the Era of Empress Dowager Cixi (1874-1908),”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98), pp. 55-83;一本曾參考本文初稿的精采碩士論

    文,見涂豐恩,〈從徽州醫案看明清的醫病關係(1500-180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8)。

    6

    這些結構性的因素的研究見:Angela Ki Che Leung (梁其姿) , “Organized Medicine in Ming-Qing

    China: State and Privat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Lower Yangzi Region,” Late Imperial China 8:1

    (June 1987), pp. 134-166;邱仲麟, 〈明代世醫與府州縣醫學〉 , 《漢學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02KB,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