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6 > 中医类古医类补充 > 正文
编号:12892979
清代医生的收入与儒医义利观_以青浦何氏世医为例_王敏.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4页
第8页

    参见附件(383kb)。

    

    清代医生的收入与儒医义利观

    ———以青浦何氏世医为例

    王

    

    敏

    [摘 要] 清代靠行医致富者不乏其人, 但医生的经济状况与其医学声誉并不一定相符, 甚至颇多悖反。本文通过

    梳理清代著名世医家族青浦何氏的生活史资料, 分析其收入来源构成与家族经济状况, 剖析其背后的医患关系与儒医义利

    观等深层次社会、 文化因素, 揭示清代精英医者普遍面临的 “过度道德化” 困境。

    [关键词] 儒医; 义利观; 象征资本; 过度道德化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1873( 2012) 03—0079—10

    [作者简介] 王敏,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上海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 杂志社副编审 200062

    行医在明、 清时期是赚钱但竞争激烈的行业, 尤以名医汇聚的江南为最。从众多“弃儒业医” 的

    例子可知, ①行医比起漫长而艰辛的科考, 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而且能迅速地获取经济报酬。

    从古到今, 医界中一直不乏靠行医致富者。清代黄退庵《友渔斋医话》 中提到: “每见有名医

    家, 不数年间, 必获厚资。”②嘉庆《硖川续志》 卷7《耆旧》 记载, 硖石的郭广琛“家世以妇人医名,遂

    弃之( 举业)以养母……中年后,医之所入, 岁必千金”。 ③ 吴医顾雨( 玉) 田, “扬州人以千金求其一

    至为幸”。 ④ 可见, 对于一些名医以及医学世家, 行医收入是相当可观的。甚至, 不乏一些专科医人

    “止恃一秘方” 而致富的例子。《医界镜》、《壶中天》 等清代卫生小说, 也反映出具有一定名气的医

    生, 可以在数年内积资买房、 买地, 过上有仆人伺候的阔绰生活。

    同时, 历代医著、 医话中屡有病人因“汤药之资, 罄尽家产” 的记载。 ⑤ 唐代文人陆龟蒙形容自己生

    · 9 7 ·

    清代医生的收入与儒医义利观———以青浦何氏世医为例

    ①

    ②

    ③

    ④

    ⑤

    宋元以来 , “弃儒业医” 日渐成为士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 因举业不成而改从医业并成为著名医家者不胜枚

    举, 李时珍、 张元素、 刘完素、 葛应雷、 喻昌、 汪昂、 张璐、 吴瑭等, 都是弃儒从医并在医学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关于士人

    “弃儒业医” , 陈元朋、 祝平一、 梁其姿、 邱仲麟、 谢娟诸位先生已有较详尽的研究, 参见陈元朋《两宋的“尚医士人” 与“儒

    医”———兼论其在金元的流变》 , 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97 年; 祝平一 《宋、 明之际的医史与“儒医”》 , 《“中研院” 历史语言

    研究所集刊》 第77 本第3 分( 2006 年) ; 梁其姿 《宋元明的地方医疗资源初探 》 ,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第3 卷; 梁其姿 : 《明代

    社会中的医药 》 , 《法国汉学》 第六辑; 邱仲麟 《绵绵瓜瓞: 关于明代江苏世医的初步考察》 , 《中国史学》 ( 日本) 2003 年; 邱仲

    麟 《明代世医与府州县医学 》 , 《汉学研究》 2004 年 12 月; 谢娟《明代医人与社会———以江南世医为中心的医疗社会史研

    究 》 , 《江南社会经济研究·明清卷》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年版等等。

    黄退庵 《友渔斋医话》 之 “橘旁杂论” 下卷 “医资须行好事” 条, 收录入曹炳章辑《清代名医医话精华》 , 北京农村读

    物出版社2007 年版, 第34 页。

    王德浩纂 《硖川续志》 卷七 《耆旧》 , 收入 《中国地方志集成》 , 据清嘉庆十七年( 1812) 刻本影印, 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巴蜀书社, 1991 年版。

    李斗 : 《扬州画舫录》 卷10《虹桥录上》 , 广陵书社2010 年版, 第245 页。

    孙思邈在 《备急千金药方·本序》 中自述 : “吾幼遭风冷, 屡造医门, 汤药之资, 磬尽家产。”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年版,据江户医学影北宋本。病时, 纵然不是良医也索价很高, 使他不得不节衣缩食才付得起医药费, 卢照邻生病时也是 “破产以供医

    药” , ①民众经常为昂贵的药费和医疗费用所苦, 从中亦可反观古代医药行业是一个可以获利颇丰的行业。

    但是, 笔者在梳理一些世医家族的资料时, 却得到这样一个直观印象: 他们整体的经济状况并

    不是十分理想, 更非富裕之家。尤其对于家族中一些有名的医生来说, 其经济状况与医学声誉并不

    相符。为什么他们杰出的医学成就没能换来丰厚的经济收入呢?

    笔者将以留存生活史资料相对丰富的清代世医家族青浦何氏为例对此加以分析。青浦何氏为

    著名的医学世家“江南何氏” 之青浦分支, 其家族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 家族中行医者遍布江

    浙各地, 尤其集中于镇江、 松江两地, 历宋、 元、 明、 清四代, 长达800 多年。 ② 清代乾隆年间, 何王模

    ( 1703—1783) 从江苏奉贤庄行镇迁居江苏青浦北簳山( 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区) , 是为江南何氏青浦

    一支的开端。

    从《簳山何氏族谱》 等资料看, ③青浦何氏尽管代有名医, 但整体经济状况并不宽裕, 以至于父辈

    去世后, 本来致力于科考的子辈不得不中途而退, 习医谋求生计。这从族人何其超的经历充分验证

    了这一点。何其超( 1803 - 1871) , 字超群, 号古心, 晚号藏斋, 曾追随桐城派文人姚椿学习, 诗文颇

    有成就。其父何世英早逝, 何其超从母训习举业, 附读北簳山胡氏家塾, 但修膳无出, “乃就商于本

    宗膳金十八两, 堂兄韦人、 希白、 小山、 锡光、 吉甫五股公贴修金三两, 从十指出”。 ④

    从族谱的这段记载可知, 何氏没有能力建立族学, 亦没有能力对族中子弟求学进行常规性的资

    助, 以至于这个年幼好学的孤儿只能附读于其他宗族私塾, 从宗亲处借来微薄的资金作为学费。其

    师青浦诸生陆德良( 兰阶) 得知这一情况, 都不忍心收他的学费。“三年不继, 则卖外祖母田六亩,又读三年” , ⑤

    如此苦苦支撑, 最终还是未能在科举之路上坚持走下去。在获得廪膳生的功名后, 何

    其超就为了供养家庭而放弃举业, 开始行医。

    同时, 透过青浦何氏的案例, 我们亦可以看到, 清代医生的收入来源构成比较多元。除了诊金

    之外, 有些患者还会馈赠不同种类的礼物给医生, 从贵重的古董、 文物、 字画、 书籍到日常生活用品

    都有。此外, 还有一些难以计算其金钱价值的酬医方式, 比如资助医生整理出版著作, 题写诗文字

    画等赠医, 为医生撰写匾额、 传记、 墓志铭等等。而传扬医者的声誉, 在主要依靠“口碑” 建立社会信

    任的传统医疗场域, 对于医者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象征性资本” , 可以为其争取更多的患者资源, 当

    然这同样是无法计入直接的金钱考量之中的。因此, 古代医患之间的馈赠交往, 具有功利性与超功

    利性相结合的色彩。

    一 诊金收入

    按照张仲礼先生的测算, 19 世纪行医的绅士平均年收入为200 两银子, 远远高于当时普通劳动

    者的年收入( 除雇主提供的伙食外, 每年只有5—10 两银子) , 也比做塾师的绅士年收入高, 但低于

    游幕的绅士, 更远低于县、 州、 厅这些中国基层行政单位中行政长官的收入。具体数字见下表。 ⑥

    · 0 8 ·

    《史林》 3 2012

    ①

    ②

    ③

    ④

    ⑥

    陆龟蒙 : 《自怜赋并序 》 , 《全唐文》 卷800; 卢照邻 : 《寄裴舍人遗衣药直书 》 , 《全唐文》 卷16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83KB,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