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976237
被毛泽东称为中共“大特务”的开国将军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3日 《人生与伴侣》
     为了避免引起陈昌浩和原红四方面军干部的怀疑,也为了顺利带出军委直属队与党中央一同北上,叶剑英与李克农商量,决定利用张国焘要求“南下”的电报做文章。叶剑英先找到徐向前、陈昌浩说:“总政委来电要南下,我们应该积极准备,首先是粮食问题,先发个通知给各直属队,让他们自己找地方打粮去,限10天之内把粮食准备好。”在征得他们二人同意后,当晚,他又召集军委直属队各负责同志秘密开会。李克农作为中央机关的卫戍司令参加了会议。会上,叶剑英提议说:“中央已经走了,今天晚上两点我们也走。如果碰到有人问,就说是外出打粮的,准备南下。”李克农积极支持叶剑英提出的办法,他说:“以外出打粮的名义出发,这个主意好,不至于引起别人的怀疑,但此事要严格保密,各部队要按规定时间行动。”会后回到住地,李克农顾不得休息,悄悄整理好队伍。按照约定,深夜2点,李克农带队准时出发。他和卫戍部队不辱使命,以急行军速度跟上中央北上的队伍,保卫着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同志安全脱离了险境。

    1935年10月,李克农率部随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不久,他奉中革军委命令,调至先遣工作团工作。当时,陕北苏区周围驻有国民党重兵,其中有号称20万的国民党东北军,其主力部队六十七军驻守陕西洛川,和国民党中央军胡宗南部以及其他地方势力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向陕甘苏区进犯。面对严峻形势,为了及时掌握敌情变化,中央派遣有丰富侦察经验的李克农,组织一支突击队驻道左辅,向洛川方面侦察游击。李克农和他的突击队经常神出鬼没、声东击西,有时穿便衣混杂在当地老百姓中间,将探听到的敌人兵力部署、火力配备及行军动向等及时报告中央,为随后进行的吴起镇伏击战击溃敌骑兵4个团、直罗镇战役歼灭敌一个整师又一个团,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情报支持。

    孤身密会张学良,统一战线的“尖兵”

    1935年12月,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李克农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对外称苏维埃政府外交部部长,协助周恩来着重开展对国民党东北军的统战工作。

    李克农走马上任后,首先在瓦窑堡举办了训练班。其中一个班是由红军在对东北军几次作战中俘虏的中下级军官组成的,共120人,称为“解放军官学习班”。开班第一天,四周贴满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回老家去”的标语,响起了《打回老家去》熟悉的歌声,歌声震天动地,这些东北军军官禁不住热泪盈眶。

    李克农一方面通过张贴标语、演唱抗日歌曲等形式对他们进行“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停止内战”的宣传教育,一方面请来中共高层领导人博古、彭德怀、邓颖超等人来给大家讲课,提高他们的觉悟。

    为了做好东北军六一九团团长、曾任张学良卫队营长高福源的工作,李克农多次与他促膝谈心,使他消除了敌对情绪,转变了思想,表示愿意回去做张学良的工作。受李克农的委托,高福源潜回东北军驻地洛川找到张学良进行沟通。张学良深明大义,明确表达了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的意愿。

    1936年2月21日,漫天大雪,黄土高原上一片银装素裹。几匹快马奔驰在从瓦窑堡到洛川的羊肠小道上。原来,这是李克农率领4名随从人员,在高福源的陪同下,前往洛川秘晤张学良和王以哲。

    3月4日下午3点,会谈开始。张学良首先发言:“蒋介石现在掌握着全国的政治、经济命脉和陆海空军大权,是全国最大的实力派,要抗日,就得联合他,否则很困难。你们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反蒋抗日,不要蒋介石,是个很大的失策。”

    李克农不卑不亢:“蒋介石一贯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对日本侵略步步退让,不许抵抗;对主张抗日的红军却全力‘围剿’。我们现在号召一切反对日本侵略的力量团结起来共同抗日,他仍然专打内战,死不抗日,他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公敌,我们又怎能把他列入团结的对象呢?所以,我们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包括蒋介石在内。”

    会谈的气氛一开始就不轻松,针对张学良提出的红军是不是真抗日、红军内部是否团结、抗日为什么一定要反蒋等尖锐而敏感的问题,李克农都一一作了有理有据的回答,双方初步达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头协议。张学良还提出与周恩来作进一步会谈的建议。会谈取得了积极成果,毛泽东称赞道:“李克农单枪匹马,搞得很好!”张学良也称赞李克农:“此人厉害!”

    1936年4月9日,李克农陪同周恩来赶到肤施(延安),与张学良等人再次举行会谈。有了前一次会谈的基础,双方一致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并对许多问题充分交换意见,达成协议。事隔8个月,张学良与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西安事变爆发。应张、杨邀请,周恩来亲赴西安调解,李克农作为中共代表团秘书长陪同前往,对于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吴是非编辑), http://www.100md.com(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