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976149
《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拍纪录片成“网红”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3日 《伴侣》
     除了突显“真实”,萧寒把另一个重点放在了“匠人精神”上。王津是一位钟表修复师,他修复的铜镀乡村音乐水法钟,令人印象深刻。铜镀乡村音乐水法钟是乾隆皇帝所藏,钟顶是一个农场,有房子、有农户,有成群家禽、家畜及模拟流水,个个部件均能活动,构造极复杂。但刚出库房时,这座钟非常残破,零件散落,修复难度极大。最难的是,齿轮之间的咬合只有几毫米,差一丁点都动不了。为了自制一个齿轮,王津需要用小细锉慢慢在齿上“找”,以求精确。“一个零件花几天、几个星期做,都很正常。”当年为了修复“老人变戏法钟”,他和专家、助手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青铜组王有亮的工具桌上常常堆满各种调色板,有时为了调配青铜器的一个颜色,常常要调制四五天,有时好不容易调出了一样的颜色,考虑到温度、湿度的影响,还要重新配料。修复文物是个急不来的行当,与当下快速的生活观念格格不入。他们的时间感与宫外的人们是不同的,干这行最重要的就是坐得住。镜头里,修复师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磨性子。师父告诉弟子的第一句话也是这句:只有耐得下性子,才能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其实对于纪录片也是一样。萧寒说:“这部片子也是磨性子的成果,光是调查资料便写了10万字。”2016年春天,《我在故宫修文物》刚一播出就收获一片好评,就连一向以苛刻著称的豆瓣评分也达到了罕见的9.5分,这一分数不仅超过了同期热播的韩剧《太阳的后裔》,还把口碑颇高的《琅琊榜》甩在了身后。

    意外成“网红”

    没有宏大叙事,如同讲故事一样把那些文物修复师拉进大众视野;没有激烈的故事,没有奢华的场面,就连后期制作也极其朴素。可出乎萧寒意料的是,他的这部小纪录片竟然在网络上爆红了。

    一天,萧寒的一位学生告诉他:老师,《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播放量都超过300万了,您也成“网红”了!“B站”是著名弹幕视频站Bilibili的简称,这个视频站聚集的大多是“90后”和“00后”,他们观影的同时热衷发弹幕,戏谑和解构各种东西,审美同他们的长辈差异极大。

    这下,萧寒更加意外了,纪录片什么时候这么受年轻人的欢迎了?一没明星,二没鲜肉,怎么会在网上爆红?于是,他就注册了一个账号。刚注册成功,还未发布任何内容,就涌进来上百号粉丝,网友们纷纷表示不过瘾,跪求导演赶紧出续集。

    萧寒随手点开一集《我在故宫修文物》,屏幕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弹幕”。视频中一个师傅正在清理文物上的灰尘,结果屏幕上马上弹出“哇,感觉工作时的师傅们都好有魅力”,当介绍乾隆留下4万多首诗歌,堪称数量第一时,网友们顿时弹出“作诗狂魔”“高产皇帝”等称呼;当修复无痕的文物被送去展出,网友们又纷纷感叹,“看到这里居然泪目”“表白修文物的男神女神”。

    有位中学生还留言说,这是他爸第一次让他看完一整个视频,还说好好把它看完,看完再写作业。萧寒不由感慨,真正的好东西是可以打动每一个年龄层的,因为人性的真善美殊途同归。这些年轻人们,或许不会真的投身文保事业,但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肯定会有更多理解和认同。

    在网友们看来,《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他们看过的最具“正能量”也是最“接地气”的纪录片,它让人感动的地方就在于“从师傅们身上看到自己不曾有的一种坚持”。

    2016年4月6日,故宫文保科技部钟表组修复师傅王津在办公室外碰到了找上门来的粉丝——一个93年出生的姑娘“兔子”。和大部分人一样,她原先并不知道故宫深处还有这么一群工作人员,看完纪录片之后,一下就被王师傅“16岁进入故宫学习钟表修复,39年没换过工作”的精神打动了。她告诉王津说,自己在北京的部队幼儿园做了4年老师,尽管离故宫很近,但却因为印象里的故宫太严肃、太高冷迟迟没游览。还说是王津教会了她,原来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不是天方夜谭。

    在中国影视门类中,纪录片的地位其实很尴尬。但萧寒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他的纪录片。好友雷建军在清华大学组建了清影工作室,每周都会在清华的图书馆免费放映纪录片,至今已有7年之久。而年轻网友们的热捧更是让他倍感欣慰: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向他们传递中国传统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才能与“日风”“韩流”“美剧”对抗。

    2016年8月2日,被网友们称为“故宫男神”的王津做客故宫在线微访谈,与上万网友探讨修文物的那些事儿。期间,王津说很担心文物修复这项手艺的传承,结果立马引发了大家的“求职”热潮,不断有人提问自己的专业能否进入故宫工作,还有人要求给故宫做APP和网站,要求低到管饭就行。一部低成本制作的纪录片,就这样唤醒了年轻人们的“文物修复梦”。

    两部纪录片的成功让萧寒意识到,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大众渴望看到那些闪光的角落,和游走于主流之外的人生经历。他说:“精美的大座钟,即便是上百年前制造的,在匠人的精心呵护下,仍然可以运转如常。我们的文化传统,同样需要人们的参与和呵护。虽然纪录片市场仍然属于小众创作,但我已经感受到了人们对它的期待。”

    责编/樊婷

    E-mail: fantingbl@163.com, http://www.100md.com(张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