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994629
翁维良: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治验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657期
     翁维良认为心力衰竭与血瘀证有一定的关系。心力衰竭病程长,在病理发展过程中,可见心气不足,气虚血瘀,瘀血阻滞,血不利则为水的病理改变。

    气虚血瘀水停、心肾阳虚是贯穿本例患者发病始终的基本病理环节,益气活血利水、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温阳活血利水是主要治法。

    翁维良教授为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侍诊其侧,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一例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的经验介绍如下。

    本案的患者,10年来因心脏病反复住院,因在服用多种西药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得已停药,症状逐渐加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转来服用中药。经治疗,患者近4年未再因心脏病住院,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提高,从而为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也是本案的价值所在。

    病案介绍

    陈某,女,77岁,于2009年9月3日初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心慌10余年,加重伴气短、水肿3月。现病史:1967年因反复感冒、发烧、全身淋巴结肿大住院治疗,于北京某三甲医院行淋巴结活检,提示链球菌感染;心脏彩超示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受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诊断为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当时日常生活和工作没什么影响,体力稍差,上4层楼中间需要停下歇一歇。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时感头昏脑涨,血压升高在160/80mmHg左右,最高170~180mmHg/70mmHg,坚持服用降压药,血压基本控制在130/60~70mmHg。上世纪90年代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作时眼前黑蒙、头晕、头痛,呕吐不止,必须去医院才能缓解。1992年以后,时感心悸不适,24小时心电图显示房早、室早等心律失常,因早搏次数少,未予药物治疗。2002年10月,心悸不适去医院就诊,心电图显示房颤,后自行恢复窦律。2004年4月,再次发作房颤2次,于北京某三甲医院急诊输液治疗后恢复窦律。出院后服用胺碘酮半年多,因PR间期逐渐延长,便停用。2007年7月27日第4次房颤再发,于北京某三甲医院治疗,未能纠正,转为持续性房颤。每年因肺炎、菌血症住院治疗2~3次。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先后8次急诊住院,其中3次因菌血症住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