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998850
奥地利学派经济周期理论及危机的货币根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3日 《商业研究》
     πc=∫T0e-rtdtπp的均衡状态。此时的均衡相较于前一次的均衡,区别在于拥有更多的中间品部门和中间品产量,更长的迂回生产时间跨度以及更多的消费品数量。

    作为一种外部“经济数据”的变化,偏好的变化并没有导致经济周期,经济在一系列的调整之后重新回归均衡状态,只是此时价格水平比上一次的均衡状态更低了。可以设想经济总是不断的遭到各种外部“经济数据”变动的扰动,价格水平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调整当中,这种变动的价格其实是一种均衡的体现,是一个不断调整趋向均衡的运动。尽管由于环境总是在变换,致使现实经济世界也总是无法达到均衡。

    2.货币变动与均衡偏离。我们以偏好变化为例考察了外部经济因素变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现在把注意力转向内部经济因素,考察货币变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我们之所以选择货币,一个简单但直接的理由是货币(及其他信用形态)几乎和任何一个经济事物都有关系,但是更直接的理由是惟有货币才使得现实经济的运行与所设想的均衡经济运行有了本质差别。

    (1)生产端的货币变动与均衡偏离。我们先考虑从生产端打破货币需求均衡的情况,向生产者注入货币对经济运行最初的影响,和消费者进行储蓄的影响并无二致,我们同样分三个阶段来剖析经济运行在时间进度上的变化(图3)。

    在一个已经均衡的经济中向市场注入资金,需要提供比均衡利率更低的利率。低利率引起投资需求增加,中间品价格上升,中间品部门的利润增加;利润的不均衡导致原始生产资料从利润较低的部门向利润较高的部门流动。这里的原始生产资料流动与“自愿储蓄”情形下的大不相同。由于消费者并没有减少消费,消费品部门生产者能获得正常的生产利润,也能支付正常的生产成本。因此,中间品部门需要提高对原始生产资料的支付,才能诱导原始生产资料流向中间品生产部门。随着资本和原始生产资料更多地进入中间品部门,很多相对闲置资源现在也能用于生产,于是迂回生产长度得以加深。

    在第二阶段,中间品部门对原始生产资料的高价竞争挤压了消费品部门的利润水平,消费品生产者倾向于收缩生产。但是,由于消费者并没有减少消费,这就使得消费品的价格上涨,消费品部门利润水平回升。中间品投入的增加使得中间品产出增加、价格下降,而更长的迂回生产长度虽然意味着更多的中间产品,也意味着人们需要更久的等待。由于消费者没有改变偏好,人们不愿意等到迂回生产过程完成,而是会将所有的额外收入立即用于弥补消费品价格上升导致的消费缩水。这部分额外收入,来自于中间品部门在扩张时为原始生产资料支付的更高价格中,已经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部分。为了弥补消费缩水而进行补充消费,进一步推高了消费品的价格,从而也提升了消费品部门的利润水平。

    在经济运行的第三个阶段,消费品部门更高的利润又引诱原始生产资料从中间品部门流向消费品部门,而此时时间跨度更长的迂回生产尚未完成,原始生产资料的流失意味着中间品生产部门无法完成生产,导致大量专门生产资料闲置,这又进一步导致大量原始生产资料从中间品部门释放出来,但消费品部门又无法完全吸收这些数量的劳动力,从而引发失业。当然,货币供应者也可以通过再次向生产部门注入低利率的资金来维持中间品部门的生产,但前面所述的经济过程将重复发生一次,从而再次出现生产资料闲置和失业。况且,低利率注入资金不能无限持续,因为持续的货币贬值会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预期发生扭曲,从而使货币体系崩溃。

    (2)消费端的货币变动与均衡偏离。如果货币不是通过生产者,而是通过消费者进入经济运行过程,会产生什么结果呢?由于购买力突然增加的消费者并没有储蓄的计划(偏好不变),他会选择立即消费。但是,生产并没有相应的增加,于是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和消费品部门利润水平上升,这又将导致消费品部门的扩张,为了引诱更多的非专门生产资料(特别是劳动力)从中间品部门流入消费品部门而支付更高的费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确实会使消费品部门和近消费端的中间品部门利润增加、产出扩张,但是更多远消费端的中间品部门却来不及感受消费品部门的扩张,就因为非专门生产资料的流失而停产,远消费端的生产部门停产导致迂回生产长度缩短。迂回生产的跨度缩短、中间品产量减少意味着消费品部门的生产也会萎缩,从而导致大量从中间品部门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失业(图4)。

    (3)经济萧条是一个结构问题。超额货币进入经济运行后,经济没有出现和偏好变化后一样的情形,而是出现生产资料在中间品部门和消费品部门来回转移,最终使得部分(或许多,视超额货币量而定)中间品部门出现生产停滞,生产资料闲置和失业。通常把经济周期看作是一种总量问题,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马克思基本同意这种说法,只不过他从另一个侧面来描述了这个现象:即生产过剩。

    奥地利学派在现象上同意马克思的观点,经济萧条的表现是生产过剩,而不是需求不足,但是奥地利学派并不认同马克思进一步的分析,不认为生产过剩的原因是阶级剥削导致的需求不足(其实这与凯恩斯的观点又一样了)。我们的分析已经表明这种生产过剩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由于太多的资源被配置到消费品部门,导致中间品部门的生产无法完成,以至于出现生产资料闲置,这种停产的效应会通过经济运行从最初的生产部门逐渐向消费品生产部门衍生,从而出现大规模的生产过剩和失业。所以,人们看到的需求不足是由最初的中间品生产部门的生产停滞导致的。

    三、货币引致的经济周期

    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干扰导致了与偏好变化完全不同的情形,我们已经表明了超额货币进入经济运行后导致的问题——不论是进入生产端,还是进入消费端,超发的货币都会引致危机——因为超额货币导致货币需求结构被破坏。与货币数量论者的观点不同,奥地利学派认为货币结构变化是诱发危机的唯一原因,但是没有理由认为货币会平白无故的超发,除非有不可避免的超发货币的理由。因此,我们需要追问导致经济危机的更深层的原因。

    (一)货币因素影响经济运行的方式, 百拇医药(黄俊明 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