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998837
收入、幸福与城乡差别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3日 《商业研究》
     城镇居民样本个人总收入为9 61648元,其中最低为6元,最高为114 210元,标准差为6 61049元;农村居民样本家庭纯收入为9 55903元,其中最低为308元,最高为122 437元,标准差为6 65144,离散程度较大,这表明我国居民城乡收入差别较大,且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较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公平程度指标分别为318和340,处于“不太公平”与“很不公平”之间,这表明我国的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都认为当前的收入差距较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相对收入均值分别为224和299,这表明我国的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都认为自己的收入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二)收入与幸福感的描述性关系

    幸福感与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和收入差距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按照幸福感得分分组,分别计算每组平均的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和收入差距值,在括号里给出相应的标准差;并且计算幸福感与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和收入差距之间的相关系数。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描述性关系,具体见表3。

    从表3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幸福感越高者绝对收入也相对较高,城镇居民“非常幸福”者的平均收入比“很不幸福”者的平均收入高出6232%,农村居民“非常幸福”者的平均收入比“很不幸福”者的平均收入高出76%,但是,城镇居民“非常幸福”者的平均收入比“比较幸福”者的平均收入要略低,且标准差要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绝对收入与幸福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6和014。无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相对收入越高者,幸福感越强;相对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和035,这意味着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相对收入的作用比绝对收入更大。无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认为收入差距越大,其幸福感越低;幸福感与收入差距之间呈反向关系,但农村居民“很不幸福”者的收入差距值为344,比“不太幸福”者的349略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和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与-00352,这表明城镇居民较农村居民对收入差距更敏感。

    (三)模型设定

    我们用中国的微观数据来检验居民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幸福感在城乡之间和不同收入阶层之间是否具有差异,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happinessi=β0+β1ln(incomei)+β2unfairi+∑Kk=1λkXk,i+εi

    其中,happiness是居民幸福感,ln(income)是收入的对数值,unfair代表收入差距程度,其他控制变量(X),包括健康状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政治身份和受教育程度等。

    由于幸福感(happiness)是离散变量,要么当作基数来度量,要么当作序数来度量,如果当作基数来度量,可以采用OLS估计方法,如果当作序数来度量,适合使用排序离散因变量概率模型来分析,其中,假设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就用Ordered Probit模型,服从逻辑分布就用Ordered Logit模型。为了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并便于比较,我们同时采用三种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

    三、实证分析结果

    (一)全样本回归的实证结果

    我们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样本分别采用OLS、Ordered Probit和Ordered Logit三种估计方法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见表4。从回归结果看,三种估计方法得到的估计系数符号是一致的,估计结果较稳健。

    根据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样本,我们发现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有以下规律: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绝对收入变量的系数为正,这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会不断增强。收入差距变量系数为负,这说明,如果人们认为收入分配越不公平,其幸福感就越低,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量系数的绝对值要明显大于农村居民,且更显著,这表明城镇居民较农村居民对收入差距更为关注。相对收入变量系数为正,意味着相对收入越高者,越觉得幸福。预期未来收入的系数为正,这说明人们的幸福感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还取决于未来的收入,人们会将其未来的状况内化于当前的幸福感之中,幸福感随着预期未来收入的增加而提升。

    表4还展示了其他控制变量的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回归结果表明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身体越健康,其幸福感越强。女性比男性觉得自己更幸福。年龄与幸福感之间呈“U”字型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幸福感先下降,后上升,这表明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幸福感较高,而中年人的幸福感较低。在婚姻问题上,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结婚后离异或丧偶,会显著降低自身的幸福感,但是,单身对城镇居民幸福感的不利影响很小且不显著,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不利影响较大且显著,这表明单身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要大于城镇居民。党员身份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受教育程度对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农村居民会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幸福感小幅度上升。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当年有过失业的经历,所在的企业当年经营出现亏损、将来生活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都会降低自身的幸福感。对于农村居民而言,生活中居民之间的关系越融洽,相对于以前的生活更好,越有利于自身幸福感的提升。

    (二)城镇居民区分收入阶层的分组回归结果

    为了分析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不同收入阶层幸福感的影响,我们把城镇居民样本划分为平均收入之上和平均收入之下两个样本组,在城镇居民调查问卷中,问“您家的生活水平在本市属于哪一类?”,我们将选择“下等”和“中等偏下”的个体合并为平均收入之下的样本组,共有4 112个样本,将选择“中等偏上”和“上等”的个体合并为平均收入之上的样本组,共有2 066个样本。然后对每个样本组分别采用OLS、Ordered Probit和Ordered Logit三种估计方法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见表5。, 百拇医药(莫旋唐成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