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41363
特色小镇要有个性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6日 生命时报
     警惕圈地套现 避免千镇一面

    特色小镇要有个性

    受访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许顺才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刘士林

    方塘智库创始人 叶一剑

    本报记者 张 芳

    2016年7月1日,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小镇。半年多时间,政策的激励使全国特色小镇数量如井喷般增加,“特色小镇”这一热点甚至成为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题目。利好形势下,一些地方政府出台强制标准,大搞小镇建设,令人产生不少担忧。

    既是投资也是营造栖息地

    特色小镇的概念起源于浙江,之后逐渐走红全国。什么是特色小镇?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到过,它应当“特”在产业鲜明,尤其是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许顺才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特色小镇对引导乡镇建设大有益处。一方面,特色小镇建设能够保护乡土文化,杜绝千镇一面;另一方面,特色小镇犹如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不求全不求大,关键在“特”,避免乡镇建设走上以往城市建设中求大求全的错误道路。同时,特色小镇灵活的资金、政策支持还能为乡镇建设添柴加火。比如,河北曲阳的雕刻小镇,帮助曲阳这个贫困县实现“逆袭”。

    一直致力于特色小镇调研的方塘智库创始人叶一剑,将特色小镇看作一个宜居空间,有产业、住宅、公共设施,还有医院。在未来,它可能会有相当数量的人长期生活其中,也会有相当数量的人到特色小镇旅行、游学等。“在贵州贵阳的惠水县,我曾经去过一个叫‘百鸟河小镇’的地方,环境优美,整个小镇依山而建,一些步道蜿蜒在山间,小河、大山、绿植,再加上红色的房子,仿佛是在欧洲遇到的一个小镇。然而,这个小镇建成之前,惠水县是贵州一个有名的贫困县。”叶一剑说,今天我们建设的特色小镇,既是一种投资行为,更是在营造我们的栖息之地。

    要防三大隐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站在新起点、取得新进展。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特色小镇建设也应遵循这样的理念。然而,现在全国很多省市,一窝蜂似地建所谓的“特色小镇”,难免让人忧虑其盲目性。

    如何避免“千镇一面”?许顺才认为,特色产业的选择,应当采用科学决策机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优先,开发本地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等历史经典产业,同时融入绿色元素。小镇建设最怕特色不“特”,小镇不“小”。但在规划建设中,各地都会拟定特色小镇名单,是否入选的结果,必然带来发展资源起点的不平衡。非特色小镇加大“特色”资源挖掘力度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

    破坏环境还是重塑生态?“一哄而上”的小镇建设热情,意味着对水土资源的大量消耗。许顺才说,过度、混乱的开发确实可能伤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但以此为代价开发出的“小镇”,根本不能叫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特”,在于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本是其应有之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建设特色小镇的基本原则之一。

    是否会成为一场房地产“盛宴”?国家层面提出3年内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在省级层面,3年或5年建成100个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一种硬性指标。这算不算脱离实际,拔苗助长?叶一剑认为,从中国未来的居住空间构成看,建设1000个甚至2000个都不算多。防止其成为房地产“盛宴”的重点是,在建设中遵循基本规律,警惕将特色小镇建设变成“圈地手段”和套取国家补贴的投机行为。许顺才建议,在衡量与检验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可行性与成长性方面,要确立市场效益的标准,不能只看静态效益。

    小镇建设有门槛

    特色小镇虽然是投资品,但它同时具有公共属性。叶一剑说,小镇一旦建成,就会涉及到对人和区域的社会治理。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它是有门槛的,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精力、更综合的实力和更开放的心态去完成。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政策的鼓励,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青睐,以及文化上的“还乡”需要,促使特色小镇“火”了。但建好特色小镇,必须从空间、人口和文化着手。一是空间上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跟城市没区别,甚至会出现“城市化过度”的问题;太小则和散乱的自然村差不多,缺乏市镇应有的集聚和服务功能。二是人口上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显得嘈杂拥挤,不够宜居;太少就混同于农村,缺乏市镇应有的活力。三是文化上要“不古不今”和“不中不西”。所谓“不古不今”,是既要有一定的传统农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资产,又要有一定的现代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所谓“不中不西”,是指既要有最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和功能,也要有已被现代人接受和认可的西方文化要素和功能,让特色小镇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更多元化和多样性。

    许顺才强调,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包括硬件,还有软件,即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生活在小镇的每个人都养成节约的习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让小镇居民在共建中共享,探索自治管理模式,提高小镇居民的认同感,点燃小镇居民的参与热情,才能真正使特色小镇成为“散落人间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