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家庭教育 > 正文
编号:13074500
奖励孩子是门学问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25日 生命时报
     多用精神少用物质 必须具体不能笼统

    受访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秦绍正

    本报记者 班 亚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适度奖励能给孩子正向激励,但必须讲方法,否则适得其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秦绍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物质奖励在心理学上属于外部激励,能鼓励孩子的学习行为。如果只注重物质奖励,可能导致孩子将学习目标置于脑后,认为学习就是为了那些外在的诱惑,进而只注重获取奖励,不重视学习过程,不利于全面成长。

    如何有效激励孩子?秦绍正说,第一,视孩子脑认知功能的不同发展阶段,适度采用物质化奖励,多用精神激励。物质奖励对较小年龄的孩子会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低龄儿童注意力、自控力、抽象思维能力等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具体化的及时奖励方式更能吸引孩子关注,比如赠送书籍、玩具等。随着年龄和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孩子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心理诉求,更在乎精神上的认同和奖励。此时,语言和行为上的精神奖励更易激发其内在动机。家长可从孩子兴趣入手,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大海,家长就可以说,如果你能坚持一周早起,就带你去海边旅行。家长还可以做一些亲密动作,比如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充满爱意的亲吻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期望。

    第二,奖励时要说明具体原因,言语不要笼统。奖励往往针对孩子的某个具体行为或事情。比如,表扬孩子的画作时,不要简单说“画得真棒”,而要具体化,夸赞涂色细致、用色丰富,或者画画时很专心等。再比如,孩子帮着做家务,可夸赞孩子懂事,帮爸妈减轻负担,并以多陪孩子玩1小时作为奖励。这比简单笼统地表扬孩子“聪明”“听话”“乖”等更有鼓励意义。

    第三,引导孩子共同参与制定奖励计划。奖励的有效性取决于奖励形式能否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不妨让孩子参与到奖励计划的制定中,给予提出建议和想法的机会。比如,孩子做事没耐心,家长可以问问孩子,有什么办法能让你坚持做一件事,如果给予奖励最希望得到什么。

    第四,奖励跟随良好表现。孩子做出好的行为后,家长要及时给予正面评价和肯定,提高孩子对好行为的重视程度。时间间隔越长,效果越差。家长要立刻表扬孩子,或者奖励孩子喜欢的事物,比如多讲几个故事,或陪伴孩子尝试新事物等。

    秦绍正最后指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适合所有孩子、家庭的奖励方式。合适的奖励需要家长和孩子相互磨合,创造性地发现能促进孩子成长的奖励方式。▲ (班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