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99211
温病救阴重在补津和不妄发汗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739期
叶天士提出温病“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乃强调——
     叶天士提出温病“救阴不在血 而在津与汗”,乃强调——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见于叶天士《外感温热篇》,高度概括了温病养阴救液的重要性,对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及临床体会,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尚需进一步讨论。

    历代医家对叶天士此条名言中阴、血、津的隶属关系、生理特点、病理变化及相互间的影响,认识较一致,但就为什么温病不强调补血而重在于救养津液方面缺少深入的探讨。

    补血与补津不同

    发病急,变化快,热毒强盛及津液亏耗是温病四大特点。津液的盈亏直接影响温病的转归及预后,有“留有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叶天士说:“津液不竭,其人必不死;其死,亡津液也。”可见养阴护液贯穿于温病治疗之始终。所以叶天士告诫我们:“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为什么救阴不在于补血,而关键是补救津液呢?其原因有三:

    第一,血为脉内流动着的赤色营养物质,而津液则是润养周身,为血液生成的重要材料,二者皆属阴,津充则能资血,血盈则津生。虽有津血同源之说,但在病理变化的先后关系中,伤津后才能耗血,耗血以后也可伤津。温病热势充斥周身,化火急骤,首先伤耗的是津液,其次影响的才是血。即是温热之邪伤及营分、血分之时,也是先伤津液,致动血时才能伤及血。故而在温病伤津液的前提下,应该急先救补津液。

    第二,滋补津液多用甘寒或咸寒之品。例如甘寒生津的麦冬、天冬、沙参、石斛、生地黄等既有生津之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