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内科 > 正文
编号:13099197
湿热病辨治 中焦湿热证候(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740期
湿热病辨治,中焦湿热证候(2),热重于湿,阳明胃热夹太阴脾湿,湿热郁阻少阳,湿热黄疸(阳黄),中焦湿热病的从化与转归
     热重于湿

    热重于湿,是以中焦热盛为主,而又夹湿邪的一类证候。因其热重而夹湿邪,故又有人称其为“温热夹湿病”,多见于湿温病化燥、暑湿病或伏暑病中、后期。以高热,汗出,口渴,心烦,脘痞腹胀,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为主要临床特征。其治疗,应以苦寒清热燥湿为法。这类证候,因其为热盛而夹湿,从发展趋势来看,往往容易化燥成温而转化成温热病。一旦转化之后,则不再属湿热病范畴,应按温热病辨治。

    阳明胃热夹太阴脾湿

    临床表现:高热,汗出,烦渴饮冷,身重,脘痞,或时泛恶,舌质红苔黄腻而干,脉洪大滑数。

    病机分析:高热,汗出,烦渴饮冷,乃阳明胃热蒸腾之象。身重,脘痞,则为太阴脾湿之征。脾主肌肉,脘居中焦,脾湿不运,弥漫于表,困阻肌肉,则身重。湿阻气机,升降失司,则脘痞,泛恶。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洪大滑数主胃热炽盛;舌苔腻则为夹湿之兆。

    治法:清泄胃热,兼燥脾湿。

    方药:白虎加苍术汤(引《温病条辨》)。

    即于白虎汤内(生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加苍术9克。

    方解:本方以白虎汤辛寒之剂,清泄阳明胃热,达热出表。苍求辛温,既燥脾湿,又发散表湿,以一药而通祛弥漫于表里之湿邪。诸药配伍,以清泄胃热为主,又兼燥脾湿,两解阳明、太阴之邪。

    暑热夹湿,弥漫三焦

    临床表现:身热面赤,汗出口渴,眩晕耳聋,胸闷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溏而黄臭,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本证乃暑热夹湿,以中焦脾胃为中心而弥漫上、中、下三焦之候。身热,面赤,汗出,口渴,大便黄臭,小便黄少,是热邪内盛,弥漫于上、中、下三焦之象。胸闷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溏,乃湿邪以中焦为中心,弥漫三焦,阻滞气机之征。眩晕,耳聋,则因热蒸湿动,上蒙清窍所致。由其证之身热,面赤,汗出,口渴,可见热邪炽盛,张扬于外,是热邪偏重之确征。舌质红苔黄,脉滑数主热盛;舌苔腻则示夹有湿邪。

    治法:清热利湿,通畅三焦。

    方药:三石汤(引《温病条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0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