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科学报》 > 2017.09.08
编号:5255
警察暴力执法或心理问题作祟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8日 中国科学报 2017.09.08
    

    9月1日,一则上海松江交警在执法过程中绊摔抱小孩妇女的新闻在网络疯狂传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视频显示,一名抱孩子的女性与民警发生争执。其间,这名女子用手推搡了民警,民警将女子绊摔在地将其制服,但女子怀中的孩子也直接摔在地上,大哭不止。尽管该名妇女有错在先,但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漠视孩子的存在,暴力相向的做法,受到了社会的谴责,最终,涉事民警受到了处分。

    近年来,各地警察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在对警察权力制约的探讨之外,不能忽视的是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一种特殊职业,他们常常需要与暴力打交道,在面对真正的暴力犯罪分子时,他们往往必须用“暴力”去完成执法。这种高强度、高压力,充满暴力因子的工作状态使得警察队伍中,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敌对性、偏执、抑郁、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等。

    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指出,警察施暴有时候就是在职业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反应方式,一种对他人的态度和习惯。而这种习惯一旦形成,职业心理疾病也就会随之出现。

    一方面,有些警察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存在问题,比如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弱、富有攻击性;另一方面,他们大量接触社会阴暗面,面临生死惊险,还有战友的受伤甚至牺牲,再加上因工作无法顾及家庭,造成家庭矛盾和冲突。这些刺激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疾病。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如果始终无法得到疏解,他们就可能发泄到他人身上。

    这种现象并非国内警察特有,李玫瑾研究发现,很多国家的警察与公众的关系都不是那么和谐。许多罪犯从外表看与普通人并无明显区别,因此,每天与形形色色的罪犯打交道的警察往往对普通百姓也不那么友好,表现为不信任、怀疑,甚至粗鲁对待。

    因此,心理学家和咨询师呼吁,加强警察系统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实施力度,帮助他们识别并解决工作中的压力、情绪困扰等问题,同时,特别需要关注的还有与个人生活有关的健康、情感困扰、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李玫瑾也提到,警察系统还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筛选、考察、监督、奖罚机制,要加强心理鉴别、敬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从而制约警察的暴力执法行为。(朱香整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