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00867
故乡的怀药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2日
     □黄新生

    我的故乡在豫西北,在故乡的北面,巍巍太行山戛然而止,形成一片开阔的山前平地;故乡的北边,滔滔黄河缓缓东流,形成一片广阔的冲积平原。太行山和黄河像两只巨大的臂膀,将故乡紧紧抱在怀中。历史上,故乡的名称,也多和“怀”有关:上古时代,这里名为“覃怀”;秦汉时期,这里名为怀县;唐宋时期,这里名为怀州;明清时期,这里名为怀庆府。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特别适合各种中药材生长。据《焦作市中医志》记载,这里中药材品种达1288种。在这些药材中,尤其以地黄、牛膝、菊花、山药4种药材质量为上乘,被历代中医药学家赞许,为道地药材,合称“四大怀药”。

    故乡种植怀药的历史非常悠久。据相关地方史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故乡种植的山药和地黄,就是卫国和鲁国向周天子进贡的贡品。《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武德二年,故乡种植的牛膝成为地方进贡朝廷的贡品,随后菊花也成为进贡朝廷的贡品。明清以降,故乡的怀药种植更是到达了鼎盛时期,形成户户种怀药、处处飘药香的局面。清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河内县令范照黎有感于当地怀药种植的昌盛局面,在他的《怀药诗》中写道:“乡村药物是生涯,药圃都将地道夸。薯蓣(山药)篱高牛膝茂,隔岸地黄映菊花。”从这首小诗我们看以看出,种植怀药是当时农民的主要收入,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四大怀药”的品牌效应已经树立,称为道地药材,成为故乡人民引以为豪的骄傲。

    伴随着怀药种植兴盛的是以贩卖怀药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怀商的兴起,怀商将怀药贩卖至全国各地甚至南洋等地,扩大了怀药的影响。怀药则以其优良品质征服了所有服用的人,“四大怀药”逐渐获得了“华药”“怀参”等美誉。

    在计划经济时代,怀药价格稳定,每个村乃至每个生产队都有相对固定的怀药种植面积,每个公社都有怀药收购站,便于农民就近将种植的怀药上缴国家。我的童年时代,村里还种有大片的怀药,也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地黄花又名蜜罐,含蜜量很大,将小喇叭似的地黄花拔出来放到嘴里一吸,便可以将蜜吸到嘴里,甜得很。地黄收获以后,拿着小铲到收获过的田地里捡地黄也是一件乐事,因为捡到的地黄归自己所有,可以拿到怀药收购站贩卖,所得款项可以用来买小人书。山药豆是种植山药的副产品,可以用来喂猪,也可以煮熟食用,吃到嘴里感觉很爽口,据说还很有营养。冬天没事的时候,人们可以将菊花的宿根拔出来,用水洗干净,放到嘴里嚼一嚼,感觉又麻又甜,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怀药的价格逐渐由市场决定,种植怀药也成为一项风险投资。如果运气好,种植一亩(1亩约等于666.67平方米)怀药的收入相当于数亩甚至十几亩普通农作物的收入,有人甚至可以凭借种植怀药一年就发家致富;但如果运气不好,则收入还不如普通农作物,外加种植怀药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许多农民因此放弃了怀药的种植。近几年,由于怀药合作社的兴起,怀药种植又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者供职于武陟县卫生计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