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药文化 > 正文
编号:13200889
认识中药地耳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7日
     □高亚丽

    国庆期间,我和儿子到上海崇明岛上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游玩。一阵大雨过后,在湖畔的坡上,有人在捡什么东西。出于好奇,我便上前询问,原来他们在捡地耳。

    地耳的别名很多,有地衣、地木耳、地皮菜、地软、地踏菜、雷公屎、葛仙菜等。确切地说,地衣和地耳不是一种植物,地衣是真菌和光合生物(绿藻或蓝细菌)之间稳定而又互利的共生联合体;而地耳只是一种藻类,学名叫普通念珠藻。

    我们老家称地耳为“地曲莲”,是因为它的形状曲曲折折的,又是雨后才有的。小时候看到男女老少都在河滩上捡地耳,自己也忍不住寻找,却什么也没找到。因为它的颜色是黑绿色,和草地很相似,又因为我年龄太小,眼睛的辨别能力不行。在40多年后的今天,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崇明岛,我却和它再次相遇了。它们有的粘在青草上,有的从土地里长出来,小小的样子真像木耳,这恐怕就是地木耳之名的来历吧!

    雷公屎的名字取意是说它常在雷雨之后出现,像是雷公留下的排泄物。如果说这样的名字不雅,它也有好听的名字可以欣赏。地耳平常少见,经常在雨后出现在不受污染的山地、草原上。因此,国外常称其为流星或者外星果冻,误认为其是由天上所降。餐厅从业者为了吸引客人,则将其取名为“情人的眼泪”。

    常有人把葛仙米混同为地耳,实际上真正的葛仙米虽与地耳同类但不同种。葛仙米生活在水田中,因此有“水木耳”或“田木耳”之称,十分稀有珍贵,其价值千倍于地耳。

    我国人民很早就认识并利用地耳了。在南朝齐梁时期,名医陶弘景已经以地耳之名将其收载入《名医别录》,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地耳的记录。最先是药用,后来入食。历代本草、医典、野菜谱、地方志等古籍中,均有关于地耳分布、入药、食用、采集等方面的记述。清代王磐编纂的《野菜谱》中,收录了一首歌谣《地踏菜》:“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庄前阿婆呼阿翁,相携儿女去匆匆。须臾采得青满笼,还家饱食忘岁凶。”这首歌谣记述了地耳救荒的情景。可见,自古以来,地耳就是饥年重要的天然野菜,不知拯救了多少劳苦大众。

    地耳是发菜的伴生物,由发菜中的宽菜生长而成,与发菜并称为“姊妹”菜,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2%,并富含钙、铁、磷、锌等多种微量元素,低脂、低糖,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属于“美味八珍”之一。

    地耳性寒、味甘、无毒,以全植物入药。夏秋雨后采收,洗净,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地耳有滋阴润肺、清热收敛、益气明目等多种功效。《名医别录》记述,它可以“明目益气,令人有子” ;《日华子本草》云,地耳“久食益气,至老不改”;《药性考》曰:地耳“清神解热,痰火能疗”“久食色美,益精悦神,至老不毁”。

    (作者供职于永城市永煤集团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