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发热
编号:13397101
炎症发热不可盲目清热解毒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7日 医药卫生报
     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郭宏强

    现在临床一见发热马上就进行清热解毒治疗,但这样有时反会导致患者一直发热不止,症状越来越重。其实,阳虚寒凝照样可以引起发热。

    《伤寒杂病论》中多个条文均有此论述。如:“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即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下面是近日会诊的一例较复杂的阳虚饮停蕴热病例。

    病例及用药

    病例:患者侯某,男,45岁,以“诊断MDS/MPN(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伴骨髓纤维化7个月,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3个月余,反复发热2天”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后进行抗感染治疗无效,遂请会诊。

    诊见:患者口干、口黏、有黏沫不易咯出,食欲差,双侧扁桃体肿大、疼痛、色淡,左侧智齿处溃疡疼痛,左侧偏头痛,双侧颈部颌下腺肿大,发热、畏寒,最高达40摄氏度。查舌质淡红,苔白厚腻,中心发黄,脉弦硬数,重按滑。

    辨证:肝脾不和,寒湿蕴热。

    治疗:柴胡桂枝干姜汤合苓桂姜辛五味汤加减,以疏肝郁、温肺脾、利寒湿、散蕴热。

    处方:柴胡25克,黄芩10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瓜蒌30克,生牡蛎30克,茯苓30克,细辛3克,五味子9克,清半夏20克,杏仁10克,桔梗12克,薏苡仁60克,僵蚕15克,蝉蜕15克。

    共7剂,水煎服,每日3次。

    患者服用一天后,发热及疼痛均缓解,口干及口中有黏沫等症状均好转,双侧颈部颌下腺肿大均缩小。患者诉说服用中药后出汗非常多,汗后无不适。此乃寒湿外出,叮嘱改为一日喝两次。

    方药分析

    此患者发热、扁桃体且大疼痛、颌下腺肿大,但是扁桃体虽大,却非红肿,而呈淡色,口干、口黏,口中有黏沫,一派脾肺阳虚、寒饮停滞之像,故以苓桂姜辛五味加半夏杏仁汤温补脾肺,通利寒饮。

    口干、舌苔中心黄,此乃湿中蕴热,予以瓜蒌、牡蛎化痰热,生薏苡仁清利湿热,僵蚕、蝉蜕、桔梗利咽郁热。寒湿阻滞气机而使肝胆之气郁而不疏,故出现肝胆经上颌下腺肿大、偏头痛等症状,故予以柴胡、桂枝疏肝解郁,黄芩清肝胆郁热。

    个人感悟

    现临床一遇发热不加辨证一律予以清热解毒,殊不知现在很多发热却是阳虚而致的寒湿引起。而寒湿却又需辨证属于上、中、下哪一焦。

    此时则需应用《温病条辨》的三焦辨证,但最后需归纳到脏腑辨证。对此例患者的治疗融合了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和脏腑辨证,辨证思维需活学活用,勿拘泥于伤寒、温病等派别之分,融会贯通才可辨证准确,辨证准确才能施治无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