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00920
《神农本草经》: 众人智慧的结晶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2日
     □黄新生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一,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源头之一,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是源于《神农本草经》而发展起来的。《本草纲目》出现之前,该书一直被看作是最权威的中医药学书籍。

    《神农本草经》共计收录了365种药物,与一年365日相合,将这些药物按照上、中、下分为3类,称为“三品分类法”。“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需判别药性来使用,如百合、当归、龙眼、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

    《神农本草经》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一是规定了药物的剂型和一些炮制方法;二是对药物治疗疾病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三是强调辨证施治用药;四是重视服药时间与疗效的关系;五是践行“药有阴阳”的理论;六是归纳了药物的酸、咸、甘、苦、辛五味;七是归纳了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气;八是鉴别了药物的有毒无毒,强调斟酌用药;九是总结了药物配伍中的“七情和合”(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

    虽然陶弘景、颜之推、赵翼等人相信《神农本草经》为神农氏所作,但现在史学界比较公认的结论是:《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理由如下。

    1.从经典史籍记载来看

    《汉书·文艺志·方技略》记载了当时医学相关的书籍目录,内含《黄帝内经》,但并没有《神农本草经》,说明《神农本草经》在东汉初年尚未成书或虽已经成书但尚不出名。

    2.从考古学来看

    《神农本草经》所载药名与甘肃武威出土的《武威医简》类似,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差距较大,说明《神农本草经》与《武威医简》成书年代相近。《武威医简》大约成书于东汉初年。

    3.从《神农本草经》中的内容来看

    其记载了一些张骞通西域以后才流传到中土的药材,如薏苡人(仁)、菌桂、胡麻、蒲陶(葡萄)、戎盐等。《本纪》还记载了大量的汉代郡县名称,其中的永昌郡为东汉设立。

    4.《神农本草经》一书有明显的东汉时代烙印

    “上药为君”的配伍原则和机械地规定方剂中君臣比例等,是东汉儒家尊君思想的折射;收载药物拘泥于365种,是东汉术数思想的反映;片面夸大金石类药物的养生延年功效,是受东汉方士的影响;把黄精写成黄独、山芋写成玉延、莲写成藕实、荷写成水芝、芋写成土芝、螃蟹写成拥剑等故作文雅的做法,是东汉华而不实学风的典型表现。

    其实,宋代叶梦得已经提出《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的观点。他在《书传》说:“《神农本草》但三卷,所载甚略,初议者与其记出产郡名,以为东汉人所作。”梁朝阮孝绪甚至认为,《神农本草经》是张仲景和华佗的作品。

    张仲景的主要医学作品是《伤寒杂病论》,华佗的主要医学作品是《青囊经》,相关史料并没有记载他们曾经编写了《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和华佗都是文学高深之士,而《神农本草经》中的一些用语表明它出自文化水平有限的中低层医生之手。一是《神农本草经》中药名不取经书中雅训之文,而是将药物的通俗名称作为正名。二是《神农本草经》中使用了大量异体字。这些都说明,《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社会底层的普通医生。

    《神农本草经》虽成书于东汉,但它是历代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历代药物学经验成果而形成的专著。我国对药物认识的历史非常悠久。《帝王世纪》称:“伏义(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由此可见,《神农本草经》托名神农氏所作,也并非空穴来风,但那时对药物的认识还相当粗浅,这从《山海经》对药物的记载就可见一斑。《汉书·文艺志·方技略》说:“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假药物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这些论述,已经和《神农本草经》的基本观点非常接近。由此可见,《神农本草经》是历代医学家药物学经验的总结。

    《神农本草经》是众人智慧的结晶,其中的许多经典论述,对现代临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认真研究《神农本草经》这部医学著作,必然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作者供职于武陟县卫生计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