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冠心病
编号:13396044
浅谈中医治疗冠心病(胸痹)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2日 医药卫生报
     河南省人民医院 杨 明

    张某,男,73岁,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被诊断为冠心病,病史达十几年。张某一开始胸胁胀闷不舒,劳累或情绪激动时易于发作,遂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因患者心慌、胸闷,情绪激动或劳累时易发作,善太息,胃纳不馨,时有嗳气,夜寐欠安,大便两三天一次,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属气滞痰凝、瘀阻心脉,治宜理气化痰、消瘀通络,笔者给予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药15克、丹参30克、檀香10克、甘松10克、瓜蒌15克、薤白15克、红景天10克、元胡10克、水蛭10克、炙甘草10克。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服完后,患者心慌、胸闷发作次数减少,情绪较以前平和,夜间睡眠较以前安稳,大便转顺,但近日因天气转寒,稍受风寒,稍有咳嗽,咯少量白色痰,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遂于上方中加入川贝母30克、三七粉4克,冲服。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服完后,上方续服7剂,每日1剂,水煎服。如此坚持服用中药1个多月,患者心慌、胸闷未再发作,情怀已悦,胃纳、夜寐、大小便正常,生活质量较以前明显提高。
, http://www.100md.com
    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男多于女,以脑力劳动者居多,城市多于乡村,北方高于南方,发病率为6.46%,并且逐年增多。冠心病,中医称之为胸痹,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何谓胸痹?胸痹即由于正气不足、痰浊、瘀血、气滞、寒凝引起的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穴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现代根据临床验证,胸痹目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寒凝心脉

    症状:猝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因天气骤冷或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苔薄白,脉沉紧或促。

    治法:祛寒活血,宣痹通阳。
, http://www.100md.com
    气滞心胸

    症状:隐痛频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弦细。

    治法:调气机,活血舒脉。

    痰浊痹阻

    症状:胸闷重而心痛轻,肥胖体沉,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瘀血痹阻

    症状: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有瘀筋,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脉。
, http://www.100md.com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心气不足

    症状: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懒言,易出汗,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治法:补养心气,鼓动心脉。

    心阴亏损

    症状: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闷痛,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干盗汗,颜面潮热,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滋阴清热,活血养心。

    心阳不振

    症状: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苔白或腻,脉沉细而迟。
, http://www.100md.com
    治法: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综上所述,胸痹的病机本虚标实,其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多为本虚的表现,治疗应辨证施治,不可执一方而治本病,也不可执一方而治本病的某一证候。

    专家名片

    杨明,男,1960年生,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河南省名中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治疗内科系统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及疑难杂症;撰写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