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67399
医事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22日 科普时报
     纳米探针可检测微小肿瘤

    对于癌症治疗来说,防止早期肿瘤扩散十分关键,因为大多数成像方法难以检测到小的癌性病变。美国罗格斯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纳米探针,利用发光纳米颗粒来检测微小的肿瘤并追踪它们的扩散,其效果比磁共振成像(MRI)和其他癌症监测技术都要好。

    这种纳米探针实际上是一种十分微小的光学装置,可以在血液中发出短波红外光。小鼠实验显示,在检测小鼠肾上腺、骨骼中的微小损伤和肿瘤的微小扩散时,其效果明显高于MRI。

    该技术可用于检测和追踪100多种癌症。纳米探针能够随着扩散细胞到达身体的任何地方,因此可以追踪多个器官中的微小肿瘤。除用于追踪肿瘤扩散情况外,这种探针未来还可以用于外科手术中,帮助医生标记其想要去除的组织,也可以用来追踪免疫疗法的有效性。这一技术在5年内可进入临床应用。

    新靶点可抑制肾移植排斥反应

    重庆市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李俊博士联合德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治疗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新靶点——选择性的免疫蛋白酶体。

    患者在接受肾移植后的10年内,由于抗移植肾抗体的产生,大约有50%会发生慢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功能降低甚至无功能,而需要再次移植。虽然有实验表明,非选择性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可以抑制抗体介导的移植排斥反应,但其副作用广泛,难以在临床应用。

    目前,对于由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在李俊主导完成的大鼠肾移植模型中,发现选择性抑制免疫蛋白酶体,可减少移植受体内产生抗体细胞的数量,降低抗体滴度,减轻移植肾损害,保护肾功能。李俊表示,选择性的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在实验中不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且几乎未见副作用。

    瑶医探索“减法治疗”技术

    中国传统民族医药中的瑶医,率先在“毒与堵,管与腺”上理解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提出了“减法治癌”的理念,并在长达33年的临床实践中实现了对癌症的控制。

    在12月17日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瑶医药·传统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十大抗癌英雄颁奖盛典上,中国瑶医首席肿瘤防治专家、覃氏瑶医第十三代掌门人覃迅云教授指出:当前癌症的治疗走进了4个误区:遗传认识误区;细胞裂变误区(手术、放疗、化疗“三板斧”来杀死癌细胞);免疫失调误区(大量的免疫治疗药物,生物技术一样解决不了癌症的问题)和基因缺陷误区。

    瑶医在临床治疗中采用24小时保持血药浓度高峰的给药模式,并结合蟒针疗法、熏鼻疗法、药蛋疗法、打势疗法等40多项瑶医特色疗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医药见效慢的问题。以瑶医治疗肿瘤为例,瑶医认为,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整体疾病,肿瘤就是整体疾病的局部表现,因此在治疗中采用的是整体治疗的思想结合“减法治疗”的医疗技术支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