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叶天士从虚论治中风病
叶天士,名桂,又名香严。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临床经验丰富,但生平未曾著书立说。《临证指南医案》由其门人编撰整理叶天士临证经验成书。全书共十卷,在第一卷的卷首详细论述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
《黄帝内经》中无中风病名,但对中风病的临床表现有详细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有“阳气者,大怒则行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中风”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者,中风使然。”中风病为中医内科常见病,历来为中医四大难症风、痨、臌、膈之首,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唐宋前以“外风立论”,唐宋后以“内风立论”。因其发病急骤,变化迅速,轻者风中经络则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口角歪斜;重者风中脏腑则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甚者危及生命,直至急性期过后,幸存者又多遗留后遗症,患者生活难以自理,心理产生沉重的包袱,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病四季均可发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63 字符。
《黄帝内经》中无中风病名,但对中风病的临床表现有详细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有“阳气者,大怒则行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中风”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者,中风使然。”中风病为中医内科常见病,历来为中医四大难症风、痨、臌、膈之首,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唐宋前以“外风立论”,唐宋后以“内风立论”。因其发病急骤,变化迅速,轻者风中经络则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口角歪斜;重者风中脏腑则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甚者危及生命,直至急性期过后,幸存者又多遗留后遗症,患者生活难以自理,心理产生沉重的包袱,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病四季均可发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