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5787
“伴行”导师团:创新机制 跨界育人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815期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通过组建导师团,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上海中医药大学于2015年7月开始实施“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项目。遵循“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行业、跨领域”的“跨界”原则,“导师团”由专业课教师、科研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管理服务人员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和社会精英等组成。该项目共组建35个团队,每个团队10人左右,由 “名师”“名家”或“名医”担任团长,旨在通过发挥其引领作用,推进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该校康复医学院的“伴行”导师团由11位导师组成,由团长褚立希教授领衔,骨干教师、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及临床实习带教单位的教学管理专家参加,辅导员薛靖负责团队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团名取“真情相伴,砥砺前行”之意,服务学院在籍学生138人,其中毕业班学生104人。

    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较多且这些学生学习困难等问题,康复医学院通过“导师团”进行一系列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导师团”工作围绕学院“国际标准、中国风格、中医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教育一视同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对学生的日常关爱和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导师团“名师”“名家”和“名医”的积极引领作用,学院领导和导师团成员赴新疆当地推荐学生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难题。2016年,学院7名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全部就业,其中1人在上海的三级甲等医院就业,5人在新疆乌鲁木齐的三级甲等医院就业,1人考上当地公务员。

    “两会”制度常态化

    “ 伴行”导师团经常举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座谈会和学习经验交流会,以此为抓手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困难。

    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座谈会中,导师们认真收集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和难题,通过对问题的研讨分析,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有的放矢,逐个清理学生的学习障碍,并帮助学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导师团还通过学院学工会议、院务会议推进解决方案的落实,同时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加强思想教育引领。

    导师团还将举办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常态化,组织高年级的优秀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分享学习的经验,为低年级学生们学习上鼓劲,认识上提高。

    学业导师和朋辈辅导并行

    为让帮扶更有实效性,导师团的青年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学业导师随时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帮助学生制定学业发展计划,明确个人目标,提高学习主动性。

    为帮助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好英语,导师团组建了朋辈辅导英语兴趣小组,由同班级、同寝室中英语较好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建立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角。兴趣小组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还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团结。

    知行合一,构建网络交流平台

    参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导师团通过组织引导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认识自身知识结构等不足之处,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为密切联系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导师团利用微信客户端建立了“康复医学院新疆民族生V平台”群,搭建导师团导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导师们及时发布学习资讯、学业指导方案、就业服务信息等,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和进行职业规划指导等。(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