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医药舆情 > 正文
编号:13226060
警惕“披着中药外衣”的假药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846期
警惕“披着中药外衣”的假药

     上一监测周期(3月10~16日),“宣称纯中药成分的假药”成为中医药领域舆情热点。监测显示,微信平台共发布12813条中医药相关图文消息,微博平台共推送18633条信息。

    转载热度前十的新闻如图:

    重点事件舆情分析:

    3月15日,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食品、药品领域的安全问题依旧是关注的焦点,晚会上曝光了市场上依然存在的各类假药,且以坑骗老年人为主,引起公众愤慨。同日,澎湃新闻网发布《聚焦315|壮阳假药十年难禁:网销甚至“出口”,判例上千》一文,报道了“壮阳药”成了药品造假售假的“重灾区”,且有些诈骗团伙将“壮阳神药”宣称为纯中药成分,而实为添加了西地那非成分的中药。此类案件发生于全国多个省市,屡禁难绝。

    当前,各类打着“中医专家研制”“祖传中药”“纯中药成分”等幌子的假药充斥着医药市场。为什么不法分子会大肆宣传药品成分为纯中药成分呢?究其原因,药品一旦加上“纯中药”的标签后,公众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些药品毒副作用小、绿色安全,疗效值得相信。

    随着中医药在养生保健、疾病防治、健康养老、疾病康复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百姓相信中医药的疗效,愿意使用中医药,对中医药有着巨大的需求。骗子看到了这部分人的“需求”,在假药的包装上下足功夫,大肆夸大假药的疗效,贴上“神医后代”、药品专利等虚假标签,提升假药的“可信度”。而部分百姓,尤其是老年人缺乏中医药相关知识,容易被这种手段所欺骗。

    这些“披着中药外衣”的假药不仅严重败坏了中医药的声誉,影响百姓对中医药的信任度,还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公众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自身中医药素养,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中药产品,不轻信所谓的“老中医”宣传,一旦上当受骗要及时报警。

    另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对此类事件零容忍,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对中药产品夸大宣传,或者冒用中医药名义牟取不正当的利益。同时,也要加强广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监管,对信息来源和内容予以严格审核,确保宣传的中药产品真实、可靠。

    中医药舆情合作热线:(010)84249009转6309 (刘晓欣) (《中国中医药报》社舆情监测研究中心 刘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