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神经系统 > 人脑(大脑)
编号:13361301
李学军,在大脑里动刀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27日 生命时报
     李学军,在大脑里动刀子

    本报特约记者 武海亮

    神经外科,通常被视作医学中“最具神秘感”的专科。因为大脑是人体结构中最为精细,也最为神秘的器官,任何脑部疾病都很凶险,治疗起来也特别复杂。从医20余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李学军救治了千百个脑肿瘤患者。

    大脑神经血管密布,颅内肿瘤手术无异于“排雷”,稍有差池就会危及生命。“患者以命相托,我们必须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李学军说道。

    2004年,还是手术助理医师的李学军就跟着老师接诊了一例脑胶质瘤患者。当时,业界对这种恶性神经肿瘤普遍望而却步。“我的老师,时任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的袁贤瑞教授决定主刀切除肿瘤。”手术十分成功,仅剩下一个小病灶。“为了尽可能的提升患者邓女士(化名)的生活质量,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李学军说,在查找了海量的资料后,我们建议她在术后同步放化疗。“最终,这个患者在生活完全自理的情况下,健康生活了12年。”李学军眼里透着欣喜,“这也创造了高级别胶质瘤最长时间的生存记录。”。

    2016年,邓女士不幸复发。家属根据当年的就诊记录,找到了李学军。“患者情况比12年前更为复杂,再次手术风险极大,且术后极有可能成植物人。”李学军淡定地向记者介绍着病人的情况,却对他带领团队攻关、反复进行计算机虚拟手术演练、几经周折敲定手术方案这些耗时耗力的工作一代而过。最终,“经过3个小时对肿瘤的精密切割,再次成功将邓女士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手术水平高超的李学军,却常常对学生讲“无刀胜有刀”。临床八年制医学生曹航一直记得李学军的一句话:“对于符合条件的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绝大部分以药物治疗作为首选,切忌不顾患者个体情况而盲目开刀。”曹行解释说:“李教授的课程生动有趣,他常结合实际病例来启发我们,但在原则问题上,总是显得异常严肃。他常说,外科医生必须牢记以患者收益为第一目标,要践行‘无刀胜有刀’的初心”。

    对李学军而言,“无刀胜有刀”最终的目的是走向个体化治疗的精准医疗,而“在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学军感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