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
编号:13360812
英国教青少年辨别假新闻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20日 生命时报
     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英国像其他国家一样面临假新闻泛滥的问题。为避免假新闻对年轻一代造成的负面影响,英国广播公司安排员工以职业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前往学校,与学生们交流如何辨别新闻真假。

    假新闻对英国社会影响有多大?英国人会告诉你,它已经充斥社会的方方面面。英国《独立报》分析了过去一年分享次数最多的20条癌症相关新闻报道后发现,尽管有超过半数的所谓“重大医学突破”被卫生机构或医生否认,不少英国老百姓依然信以为真,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传播。

    英国的社交媒体上一度流传着“英国女王曾开玩笑说要暗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小道消息。这则新闻看起来荒诞不经,还是不断有年轻人在相互传播。反谣言网站Snopes的联合创始人米克尔森对英国广播公司表示:“谣言流传起来非常快,超过了辟谣的速度。”

    有些假新闻看起来没多大危害,比如“美国航天局伪造了载人登月”或者“甲壳虫乐队乐手保罗·卡特尼早已去世,现在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只不过是一个替身”,但这些假新闻会产生负面连锁反应。英国通信管理局早前发布警告称,现在未成年人所接触的各类假新闻日益增多——12~15岁年龄区间内,近半数孩子使用社交媒体时对各类资讯感到“真假难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雷万多斯基指出,假新闻看多了让人们感到更加无助和无所适从。
, 百拇医药
    更让英国科研学者们感到头疼的是,一旦假新闻先入为主,再想以事实说服人们绝非易事,打击假新闻的效果往往也不如人意。

    作为英国公共新闻机构,英国广播公司承担起了打假的社会责任。从3月开始,英国广播公司安排记者和主播前往英国各地的学校举行讲座,让学生同国家级的“新闻名嘴”面对面互动,熟悉新闻的生产过程,了解什么是假新闻。

    英国广播公司还与英国动画公司合作,发行了一部交互式新闻模拟游戏“iReporter”。游戏中,玩家将模拟新闻工作人员,对尚在雏形的新闻资讯进行处理,学会如何判断信源是否可靠、哪些信息需要核实等,还要在“总编”规定的时间内发布出内容可靠的新闻报道。与此同时,英国广播公司还在全英开展“校园报道”的活动,每年向全国6万名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老员工的帮助下,自己生产新闻内容。通过一系列的业内人士训练,提高青少年的辨别能力。

    除了媒体担起新闻打假的责任,业内许多人士也站出来。英国广播公司称,英国的开放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学者前不久向公众支招,总结出不少实用辨别技巧。专家提醒,媒体受众要警惕“生僻的媒体名称”“唯一信源的报道”,以及“主流媒体未报内容”。除了注重新闻源,专家还提示人们要注重特定新闻的发布时间和背景,比如愚人节发布的消息就不太可靠。此外,一些媒体惯用的“文字游戏”也值得注意,比如“十年一次”“前所未有”一类修辞表面看上去极具戏剧效果,但其内容可能十分平常。

    英国广播公司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新闻编辑总结的《辨别假新闻攻略》。在一些资深编辑看来,新闻内容是否可靠主要关注两点:首先,信源媒体是否一直注重新闻准确度、发布可靠内容;其次,信源媒体是否会对报道错误进行纠错,不犯错或者不承认错误的媒体不值得信任。▲, 百拇医药(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伍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