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05.01
编号:75255
澳食品安全有条高压线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生命时报 2018.05.01
     澳大利亚食品一直以安全、卫生、高品质著称,靠的是完备的法规、各级政府部门协力监管、重罚,以及对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宣传教育。

    澳大利亚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可以说层出不穷,1905年颁布了第一部比较全面的食品法——《维多利亚纯粹食品法》。之后,各州相继出台适用于本州的食品安全法律。澳政府上世纪90年代组建食品监管机构后,又陆续颁布《食品法案》《食品安全条例》等。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负责对进出口食品的管理,保证进口食品的安全和检疫状况,确保出口食品符合进口国的要求。国内食品由各州和地区政府负责监管。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所有食品类别,以及养殖、储存运输,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

    在澳大利亚,食品卫生安全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什么这么说?澳大利亚人会告诉你,一只小小的蟑螂就足以让一家店铺倾家荡产。

    几年前,墨尔本一家华人餐馆因为汤里出现蟑螂被顾客投诉,随后政府的食品检查员进行卫生检查后认定,店家向顾客出售的食品不卫生及不符标准,最后餐馆遭到起诉,罚款7万多澳元(1澳元约合4.8元人民币),被迫停业整顿。
, 百拇医药
    2012年10月,麦当劳在澳大利亚的一家分店因违反食品存储、清洁等《食品法》8项规定,最终被开出18万澳元罚单,加上诉讼审理费用近2万澳元,总额近20万澳元。

    对违规经营者的惩戒还有公开点名。例如,新南威尔士州和西澳大利亚州都有各自的“食品黑名单”,西澳大利亚州卫生部门会从确认违规违法之日起,把无良商家挂在其官方网站一年,除非商家证明在食品安全管控上有“显著改进”。更严重的还将受到刑事处罚,只要处罚一次,足以让从业者翻不了身。

    墨尔本CLOSE零售业部门负责人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澳大利亚,给大超市供货的厂家必须让国际认可的审核公司进行认证,提供供货资格证书才可以给超市供货,超市也有自己的审核体系。审核公司会定期去厂家检查,超市也会不定期地去供货厂家检查作业流程、卫生状况等,确保供货食品符合标准要求。同时政府部门也会不定期派检查员去超市暗访,一旦发现问题会对超市严厉处罚。超市食品的标签也有严格规定,必须标清楚添加剂、保质期、重量、过敏原等。不合格产品要及时召回,而且召回力度大,召回体系健全。
, 百拇医药
    布里斯班市政府从2010年起展开食品安全检查专项行动,设计了一套食品卫生评分系统,给各个商家打分。5年内共展开3万多次突击检查,发出1782份罚单,吊销60个营业执照。布里斯班市长说:“我们对存在隐患的厂商‘零容忍’,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暂停其营业,直至消除问题和隐患。”

    澳大利亚首都地区政府健康指导委员会制作的《食品安全指南》手册中,还能看到更多细致的规定和指导建议:食品加工、贮存场所不能有损坏,不仅仅是冰箱、操作台,还要求墙壁、地板和天花板不得有破损,出现洞和裂缝需要立刻修补;不要使用有裂缝、掉瓷或破损的饮食器具,所有破损的饮食器具都必须扔掉;食品只能重新加热一次,并且不得使用双层蒸锅加热食品;任何情况下,绝对禁止对任何食品吹气,禁止用嘴吹开包装袋把食品装进去等。

    如果消费者怀疑自己遇到食品质量问题,或发现餐饮场所的违规行为,只需将可疑食品和包装冷藏保存,对不合规行为或状况拍照留证,尽快通过当地政府网站等渠道进行咨询和投诉,有关部门会第一时间介入并展开调查。▲, http://www.100md.com(本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周 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