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迅 > 保健新视点 > 正文
编号:13339741
好心态胜过完美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3日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原卫生部副部长、我国著名妇科肿瘤专家曹泽毅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袁勇贵

    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两个人同时去医院体检,一人身体无恙,一人查出问题,但医生不小心搞混了检查单,结果本来身体有问题的人并无大碍,日渐健康,而本来健康的人反倒一蹶不振,真的病了。为何会这样呢?美国医学专家莉萨·兰金在《安慰剂效应》一书中给出了答案——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大多数人也许对这两个词感到陌生,若是表达为“心灵的力量”,可能一下子就懂了。莉萨·兰金在书中反复强调:“一个人的思维、情感和信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健康。”

    健康与否源于心灵的博弈

    什么是安慰剂效应呢?兰金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乳房内动脉结扎手术”曾被认为是治疗心绞痛的标准疗法,后来为了验证该疗法是否确实有效,研究人员设置了“假手术对照组”,即患者觉得自己做了手术,事实上医生根本没做。结果显示,71%接受假手术的人病情竟然明显好转,而在接受真手术的患者中,好转率只有67%。这项研究说明,该手术用处不大,之所以有那么多患者觉得有效,是因为他们相信手术有效。

    1955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的《有效的安慰剂》一文指出,研究发现,哪怕只采用纯盐水或非药用成分治疗患者,仍会有1/3的人被治愈。究其原因,病人虽然接受的是无效治疗,却因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症状真的得到缓解,这就是安慰剂效应。

    令人震惊的还不止这些。一项研究中,工作人员将34名大学生与电器连接起来,并告诉他们:“将有电流通过头部,可能导致头痛”。尽管实际操作中并没电流通过,还是有超过2/3的学生感到头痛。一项针对哮喘患者的试验发现,如果告诉他们正在使用的药品中含有刺激性过敏原成分,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喘息、气短,甚至是支气管收缩,而实际上所谓的药品只是无害的盐溶液。还有一项研究显示,79%的医学生都会表现出他们所研究疾病的症状,因为他们在研究时每天接触大量同类病人,久而久之可能觉得自己也有类似症状,最终真的“得偿所愿”。相对于“想康复就能康复”的安慰剂效应,这种“想得病就会得病”的现象,称为反安慰剂效应。

    最初,科学家们认为,两种效应只对受教育程度不高、容易上当受骗的人产生效果,人们一旦知道治疗用药是安慰剂,便没用了。但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几乎每个人都会对安慰剂产生反应,哪怕你是医生或科学家,哪怕你明白了安慰剂效应的有关知识。

    兰金表示,两种效应充分说明心理因素是如何改变生理机能的。一个人健康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相信自己会更好”,还是“认为自己会生病”这两种想法的博弈。如果你相信人体存在一种自我疗愈的力量,并用科学的办法调动,真的就会变得更健康。

    “医心”比“医身”更重要

    “若无心灵之疾,何来抱恙身躯?”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中国哲学史中,道家的“黄老思想”最早主张精神与形体的统一;传统中医也一直将“形神皆俱”作为健康的重要理念。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证实了其正确性,比如心理学界研究发现,爱较劲、脾气大的人70%都会患冠心病 ;性格温和、易满足的人,身体相对更健康。

    “临床上,身心疾病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袁勇贵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大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职场压力与日俱增,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得了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糖尿病,甚至是癌症,且疗效不佳,痛苦不堪。事实上,其中很大一部分病例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治疗的关键在于“医心”。

    袁勇贵举了一个真实病例。有位患者查出浅表性胃炎(很有可能就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后非常惧怕疾病恶化,于是自作主张地猛增服药剂量,不料导致肝脏损伤,健康亮起更大红灯。他又担心自己因此患癌,要求医生一通检查,可越查越紧张,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后来,袁勇贵帮患者分析了疾病的发病机制,引导其放松紧张的心情,几次心理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有了很大程度的好转,之后就慢慢痊愈了。“心灵安慰在治疗身心疾病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原卫生部副部长、我国著名妇科肿瘤专家曹泽毅教授也认可心理对生理的巨大影响,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他讲述了一个“今生难忘”的病例。一位女性患者结婚多年没有生育,且每次来月经肚子疼得要命,就医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考虑到患者病情严重,且手术治疗该病技术成熟,医生便建议她做手术。但这位患者非常害怕,精神紧张,最终是被丈夫劝上手术台的。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但术后患者血压不断下降,刀口部位持续渗血,医生几次抢救都无法解决,竟在第二天去世了。在分析原因时,专家们认为,由于病人极度恐惧,思想压力太大,导致免疫力极具下降,进而造成凝血功能变差,止不住血。“如果医生当时能帮患者打开心结,缓解恐惧,使其相信医生和手术疗效,期待自己预后的幸福生活,可能就不会发生这个悲剧了。” 曹泽毅说,信任医生、相信治疗方案、对治愈疾病充满希望的患者,治愈几率要大得多。相反,即使医生实施了近乎完美的治疗措施,效果依然不好。

    兰金在书中也提到,人体有个“压力反应”,当大脑产生害怕、焦虑等消极想法时,体内的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水平便会上升,影响免疫系统,增加患病风险,导致生理病痛。大脑若是感到乐观、积极,便会启动“放松反应”,促进机体完成自我修复。

    好心态遏制疾病基因

    书中还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平衡膳食、勤于锻炼等,的确能让一部分人变得健康,但也有一部分人身体情况更糟糕了,且无论怎么检查都找不出原因。在心理问卷调查后,医生惊讶地发现,这些人或困于孤寂,或饱受情伤,或陷于职场。可见,无论生活习惯多么健康,只要内心世界深陷痛苦,健康状况就不会好。

    “你认为,你生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了恢复健康,你的身体究竟需要什么?”在回答兰金这两个问题时,有人说:“我的工作太忙,每天都被掏空”,有人回答:“我的婚姻很不幸福,吵个没完”,有人回答:“我太孤独了,每晚都是眼泪伴我入眠”……与兰金交流后,有人辞职了,有人离婚了,有人搬去了另一个城市,还有人去追逐内心压抑已久的梦想。神奇的是,这些久治不愈的患者,身体竟然都好了起来。

    长久以来,基因决定命运的观念深入人心,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等遗传性疾病困扰着很多家庭。而兰金表示,基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已证实,心理力量可避免一些遗传性疾病基因的“开关”被打开,进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具体来说,虽然细胞基因相同,但表达方式却会因所处环境的不同发生差异。心理消极时,细胞生长环境会被压力激素“毒化”,使身体患病;心态积极时,人体自我恢复机制自行启动,受损部位得到修复。因此,即使家里有遗传性疾病,家长也不能从小就将“我可能不会长寿”的负面想法根植于孩子的脑海中,这些想法可能触发身体变差的生理机制。

    想象健康就会真的健康

    我们该如何运用心灵的力量,变得更健康呢?专家给出了具体建议。

    做个快乐的人。曹泽毅表示,免疫力对防治疾病非常关键,而好心态是保护免疫力的重要因素。做一个开朗、豁达的人,免疫功能会更好。偶尔着急、生气也没关系,但要学会调节,尽快走出消极情绪。友善的言语、温暖的举动利于自己和周围人保持健康,而心肠不好、喜欢害人的人,免疫功能不会好的。

    学会心理调节。袁勇贵告诉记者,当你生病了,不要只关注药物和手术的疗效,也要重视心理调节的作用。兰金说,冥想是很好的疗愈方式,找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静坐一会,想象一下自己健康的样子,细节越多效果越好。值得提醒的是,要让大脑专注于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不想要的东西。比如,当你告诉自己“我不相信我会抱病终生”时,身体听到的可能是“我会抱病终生”,因此你该强调“我会更加健康”。

    找到生病的根源。兰金在书中写道,没有人不痛恨生病,但患病也是一个宝贵的机会,促使你客观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的漏洞。当你生病时,医生可能会给你一个详细的治疗方案,但如果疾病的根源是孤独、抑郁或压力,那么再详细的治疗措施都只能暂时缓解病情。为了避免周而复始地生病,你要学会聆听内心的声音,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王国荣补充说,当人们放下太多功利性的追求,不再为了膨胀的欲望而消耗和忙碌,身心往往就会重归健康。

    信任你的医生。“在一定程度上,医患之间达成信任,相处融洽,会比一场全面、精妙的手术更有意义。”这句话是曹泽毅60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他建议,诊疗疾病时,医患双方应充分沟通,共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医生不能单纯地用药和手术,必须照顾到患者的恐惧和顾虑,耐心解释,悉心照料,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任琳贤)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健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