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专家讲坛 > 正文
编号:13258357
无郁不作眩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904期
眩晕,无痰不作眩可因郁生痰,无虚不作眩乃因郁致虚,无郁不作眩重在肝郁,郁证性眩晕临床识别,郁证性眩晕治疗方药,从痰论治,从虚论治,从肝论治,三种治法与从郁论治的关系
     朱丹溪“无痰不作眩”论与张景岳“无虚不作眩”论对眩晕的辨治影响深远。笔者不揣冒昧,持“无郁不作眩”论,认为眩晕多由郁证引起,部分痰眩、虚眩属于郁眩范畴。

    “无痰不作眩”可因郁生痰

    世人尽知朱丹溪“无痰不作眩”论,却不知此痰生于七情郁结。再阅《丹溪心法·头眩》原文:“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但是紧接着朱丹溪进一步分析了痰眩的成因:“又或七情郁而生痰动火,随气上厥,此七情致虚而眩运也。”明确指出“无痰不作眩”,存在“情志郁结?痰→眩晕”的病因病机关系。

    朱丹溪曾受到南宋永嘉学派及其创始人陈无择学术思想的影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如此论述“七情内伤—痰—眩晕”的病因病机关系:“方书所谓头面风者,即眩晕是也。……喜怒忧思,致脏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随气上厥,伏留阳经,亦使人眩晕呕吐,眉目疼痛,眼不得开,属内所因。”

    明代许多医家亦述此理。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痰饮》:“痰者,脾胃之津液,或为饮食所伤,或为七情六淫所扰,故气壅痰聚。……走于肝,则眩晕不仁,胁肋胀痛。”龚廷贤《寿世保元·眩晕》:“喜怒哀乐,悲恐忧思,郁而生痰,随气上厥,七情致虚而眩晕也。”陆岳《明医斟酌红炉点雪·眩晕》:“如得之七情郁而生痰,痰因火动,顺气上逆,此七情因虚而致眩晕也。”

    从以上各家所述中可以总结出,“无痰不作眩”之“七情致眩”论实则痰是表象为标,七情郁结是病因、病机为本,症状看似痰浊作祟,实乃七情所致。因痰浊既是郁证气机不畅的病理产物,又构成郁证性病证的病机部分,郁证性眩晕概不例外。

    “无虚不作眩”乃因郁致虚

    后世医家虽知张景岳“无虚不作眩”论,却不知此虚可缘于情志不舒。再阅《景岳全书·杂证谟·眩运》原文:“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