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07.31
编号:73469
慢病时代,院前院后都要管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31日 生命时报 2018.07.31
     医改深水区,政府该做啥

    编者的话:7月20日,由《生命时报》社、北京宏德医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医改最强音·院长高峰圆桌对话”广州站活动顺利召开。来自医疗健康领域的各位官员、学者及一线医院的院长们共聚一堂,分享对医改的思考。本期我们将专家们的精彩观点做了整理,与读者共享。

    慢病时代,院前院后都要管

    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健康中国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周生来

    当今公立医院的工作重心是改革与发展。传统医疗卫生行业改革速度慢、创新意识差,新形势下,医生如何当、科室如何管、医院如何办,是摆在每位院长面前的重大课题。对此,我有套由易到难的解决策略: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医院管理的核心是经营、运营和创新的管理;服务模式则解决医生、护士如何当的问题。科室主任、医生、护士要解放思想,不能“守株待兔”,更不能“狗熊掰棒子”。下一步医改,一要消灭“坐等病人上门”的医疗服务模式,全面推广预约诊疗,力求达到70%;二要把慢病病人管理起来,打造良性循环的院后疾病管理模式。

    以前,慢病防控割裂防病、治病,大医院只治不防,等于瞎忙。现在要求医院治病的同时必须参与防病,这不仅是理念问题,更是服务模式问题。

    慢病治疗应由管理生活方式开始,要求医生不仅能开药物处方,也能开饮食、运动处方,进行减压、助眠、心理调试的综合治疗。我认为,慢病时代的医疗服务模式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院前健康管理模式推广,二是院后疾病管理模式推广。医院还要培养专门从事慢病管理的人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