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8589
吴以岭: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945期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气络论》及络病教学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在会上做了汇报,全面讲解了络病研究中三大理论体系的源起,发展及的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创新应用。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气络论》及络病教学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在会上做了汇报,全面讲解了络病研究中三大理论体系的源起、发展及的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创新应用。

    从1979年开始,经过诸多专家的共同努力,共同传承创新发展,络病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成果,在一些重大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了很好的效果。吴以岭院士团队2003年完成了《络病学》专著,并编写《络病学》教科书,2011年完成了《脉络论》专著,2018年年初完成了《气络论》专著。络病学是基础,脉络论、气络论是络病学科的两个分支。至此,络病理论三大理论框架基本形成。

    以史为鉴— 理论创新推动中医药发展

    秦汉时期,中医的基础理论、临床证治体系都已经建立起来,至今两千多年。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寒凉、攻下、补土、滋阴等学术流派出现,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促进了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明清时期,温病学崛起,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与完善。这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

    当今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由还原论向整体论回归,中医药重新受到重视。首届国医大师陆广莘曾总结过近几十年来对中医研究的两种倾向,一种是研究中医,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验证、阐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治疗和方药的科学内涵。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对中医药向现代化迈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一种是中医研究,这也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但是是要促进中医学术按其自身规律创新发展。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将形而上、形而下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其中最核心的还是“理法方药”四个字。“理”是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是基础学术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即没有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就不会有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若把张仲景的六经辨证看作是一种理论模型,它解决了外感热性病整个治疗过程当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一些方药被组合出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