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其它 > 黄疸
编号:13258514
黄疸之六经辨治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951期
     《灵枢·经脉》记载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皆可发生黄疸,其论病黄已涉及五经,独无少阳经。至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专篇论述黄疸:“诸黄,腹满而呕者,宜柴胡汤”,柴胡汤即病在少阳也,后人多以脏腑辨证而遵之。余结合临床,认真揣摸仲景之论,黄疸一证见于《伤寒论》六经之中,原有明文。《伤寒论》原为百病立法,故黄疸病亦可从六经辨治。《金匮要略·黄疸篇》曰:“阳明病,脉迟……此欲作谷疸。”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注:“阳明病三字,是言胃家湿热。凡仲景称某经病,皆照伤寒六经提纲言之。”可见即使是脏腑辨证,亦不离六经。余从六经辨治黄疸并非眩奇,有所本也。

    太阳病黄疸

    表实证 症见恶寒发热、肢节疼烦、无汗、身目俱黄、小便短黄、肌肤瘙痒,苔白,脉浮或数。此乃风寒外束太阳肌表,湿热郁蒸于里,肺气郁闭,湿热之邪不得宣散与下行所致。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外浸肌肤而发黄。初起寒热,身目不黄,继之则必发黄。《伤寒论》说:“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黄疸见太阳表实之证,治宜解表。方用麻黄、杏仁发汗辛散表邪,赤小豆、连轺、生梓白皮清泄湿热,甘草、大枣和脾胃。如此表里宣通,湿热消退,黄即消除。

    表虚证 黄疸初起,有恶寒、发热、自汗、脉浮等表虚症状,治宜调和营卫、扶正托邪,可用桂枝加黄芪汤。仲景又言:“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陈元犀《金匮要略浅注》言:“黄疸病由湿热瘀郁,薰蒸成黄,非茵陈蒿推陈致新,不足以除热退黄;非五苓散转输利湿,不足以发汗行水。二者之用,取其表里两解,为治黄之良剂也。”唐宗海亦说茵陈五苓散“为黄疸而出表里两解之方也。”关幼波“用薄荷、柴胡、蝉衣等外托解毒法治疗黄疸型肝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