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血液内科 > 贫血 > 缺铁性贫血
编号:13398832
缺铁性贫血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29日 医药卫生报
     缺铁性贫血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张超群

    近年来,随着对幽门螺杆菌(Hp)研究的不断深入,专家发现Hp感染与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缺铁性贫血等有关,尤其是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影响最大。

    Hp感染导致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机制尚未明确,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感染Hp后,患者的胃黏膜出现糜烂、溃疡等病理性改变,造成铁元素的流失;

    2.Hp感染后,患者的胃酸分泌会增加,导致胃液中的pH(酸碱度)值下降,阻碍食物中铁元素的游离化,造成铁元素吸收障碍;

    3.抗坏血酸是维生素C的还原形式,可有效促进高价铁元素的吸收。但是,当患者感染Hp后,胃液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就会降低,高价铁元素的吸收就会受到影响;

    4.铁元素是Hp必需的生长因子。Hp中铁元素结合蛋白可与患者红细胞中的亚铁红素结合。另外,Hp还能使患者体内的铁元素稳态失衡;

    5.机体感染Hp后,患者血循环中杀菌素的含量会有所下降,血液中的铁元素在吸收、存储、转运等多个方面均会受到影响。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经络穴位 > 穴位大全图解 > 足少阴肾经穴 > 幽门 Youmen (KI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