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11.30
编号:76884
取暖,北防燥南防潮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30日 生命时报 2018.11.30
     编者的话:“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暖气旁四季如春”,网友常用这句修改的歌词调侃冬季南北方室内取暖差异之大。因此,南北方人群各自的保健法也有所不同。本期,《生命时报》邀请多位专家,送您一份健康安全的“取暖宝典”。

    取暖,北防燥南防潮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张会川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冯崇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戴自祝

    本报记者 水 欣

    北方:早睡、喝水、养绿植

    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取暖方式主要是暖气集中供暖,可能导致室内环境干燥闷热,易引发多种疾病。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张会川指出,暖气房的温度基本在25℃左右,但湿度一般在30%以下。再加上门窗紧闭、通风不良,长此以往,人容易出现“暖气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室内暖气温度过高,往往会使人体流失大量水分,导致血液的黏稠度增高,再加上血管遇热向外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等原因,冬季易发生心血管疾病。且室内外温差过大,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甚至诱发冠心病、心衰。第二,久居干燥暖气房内,皮肤水分流失加速,造成干燥、瘙痒。皮肤纤维也容易失去韧性甚至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第三,人们为保暖不开窗通风,空气不流通,灰尘、细菌大量滋生,很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中医有“燥易伤肺”之说,就是指干燥气候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和肺液,导致咳嗽、咽喉不适等问题。

    因此,张会川认为,北方人取暖最应注意防燥热。北方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1℃,湿度在50%左右为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室内增加湿度,如使用空气加湿器、在暖气片上放块湿毛巾蒸发水分、养绿色植物等。此外,还要常开门窗通风换气,建议在上午和下午各通风一次,不过有雾霾的天气要尽量少开窗。
, 百拇医药
    从自身来说,北方人首先应每天多喝温白开水,缓解体内燥热,一般情况下,每天饮水量以1500~2000毫升为宜。建议多吃雪梨、银耳、百合、蜂蜜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寒冷天气宜进补羊肉等温热食物。

    在起居上,冬季容易阳气不足,如果长期睡眠不好,容易伤阳气、耗阴精,导致阴阳失衡。因此北方人应注重“早睡晚起”,入睡时间尽量在子时(23时至次日1时),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起床时间最好是日出以后,中午也可适当午睡。

    北方冬季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以免大汗后人体津液损伤而加重火气,推荐散步、慢跑等运动。但无论室内室外,都不要忽视涂润肤保湿产品。▲

    南方:避寒、祛湿、防烫伤

    南方冬季气候以湿冷为特点。绝对温度并不低,但很多人感觉由内经外的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冯崇廉指出,南方湿度比北方大,人体一年四季都容易湿气重。冬季气候尤其湿冷,降雨连绵,外出容易淋湿身体,加重湿气和寒气入侵。由于没有集中供暖,室内阴冷,洗澡、起床易着凉,因此每年冬季都有很多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幼儿感冒;还易诱发和加重风湿关节炎,因此有风湿病、老寒腿的人群更要格外注意。另外,南方在利用空调取暖的同时往往封闭门窗,人体呼出的代谢物、生活废气等,很容易积聚在空调中,从而滋生霉菌、细菌,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导致冬季“空调病”,症状可表现为头晕、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反应迟钝、健忘、呼吸道感染等。
, 百拇医药
    冯崇廉认为,南方人冬季要避寒、祛湿。起居方面,保持身体干燥温暖,外出注意防雨,及时更换湿衣服,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的环境中。饮食上要清淡,脾主运化水湿,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芡实、薏仁、芋头、百合等,赤小豆、黑豆、白扁豆等豆类也对祛湿有很好的效果。此外,还要杜绝生冷、油腻、肥厚等产生湿气的食物。如果体感不适,如舌苔厚、头重脚轻、四肢疲惫,可能是湿气过重,用艾灸可以逐寒祛湿、温通经络、协调脏腑。最后,冬季也要每天坚持适量运动,以排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南方人取暖方式多种多样,但不当使用会影响健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戴自祝针对不同取暖方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空调温度应设定在20℃左右;吹风口要向下,因为暖气流比空气轻,会浮在屋子上方,注意不能直接对着人头部和床的方向猛吹;由于灰尘会进入空调内,每一两个月要用清水和专用清洗剂,分别清洗空调过滤网和散热翅片,以免细菌滋生带来室内空气污染,还可提高换热效率;室外空气较好时,空调房每天要开窗通风换气2~3次,每次至少十分钟,稀释置换室内污染物,降低病菌滋生的几率。有条件也可以配合使用空气净化器或新风换气机。

    电暖气通电发热,必须选用合格产品,使用前检查插头、插座、电线连接处,如有漏电风险不要使用。电暖气工作时上面不能覆盖物品,以免机体顶部温度过高,引发火灾。人不要离电暖气太近,放置地要远离幼儿和老人,以免烫伤。

    睡觉时很多人会在床上铺电热毯。需注意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有无漏电现象;人离开时,一定要关闭电源,以免引发火灾事故。电热毯寿命一般是6年,超期一定要更换。老人、婴儿、糖尿病患者皮肤敏感度低,应慎用电热毯,避免潜在的烫伤危险。长期不用时,电热毯不要折叠,否则会造成电路老化,损害绝缘体。▲, 百拇医药(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