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信息
编号:13782761
张鸿祺 让老外佩服的中国医生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1日 生命时报 2018.12.11
     张鸿祺

    让老外佩服的中国医生

    本报特约记者 孙 琳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鸿祺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这样一位含蓄的男人,却拥有一个霸气的称呼——“坦克”。因为在同事眼中,没有什么难关是他不能攻克的,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下称特多)是加勒比地区最富裕的岛国之一。由于私立医院颇为发达,公立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有些薄弱,难以满足当地民众的需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加勒比地区,承诺中国将援助该地区发展医疗服务。2014年8月,被任命为医疗队队长的张鸿祺带领队员抵达特多,现实比他们预想得还要糟糕。陌生的国度、冷眼旁观的当地医生,没有专业器械,没有医疗设备,想打开局面,需要的不仅是医术,更要拿出做成事情的魄力。

    一个周六,张鸿祺接诊了一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必须立即检查,确定治疗方案。但CT血管造影这种常规检查,在特多的周末是无法进行的。张鸿祺动用自己的人脉,请来外援,初步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更大的困难出现了,没有导管室,没有介入栓塞材料,没有动脉瘤手术器械,没有人员配合,下一步治疗近乎搁置。“我们没有放弃,而是尽快通过繁琐的审批手续,获得了在一家当地医院行医的资格,又从另一家医院的库房里找到了3年前一位英国医生留下的介入材料,最后从一位旅居特多的奥地利医生手里,借来几枚动脉瘤夹……”张鸿祺回忆道。

    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患者发生二次出血,陷入昏迷。摆在张鸿祺面前有两条路:不治,患者死亡,但他们不会有任何责任;治疗,患者有可能生还,但团队要冒极大风险,还要获得各方批准。与家属沟通后,张鸿祺和同事们选择了第二条路。几经波折,病人终于得救。该院上下无不称赞:“中国医生,好样的!”半年时间,张鸿祺和同事们共完成手术500余例,创造了特多医疗史上多项第一,让中国医疗队从被质疑,到被认可,再到被追逐。

    从医20余年,今年48岁的张鸿祺接替了自己的导师凌锋教授,成为新一任神经外科主任。他坦言,这个位置对他来说,有压力,也有挑战。“宣武神经外科未来要站在世界TOP行列”,张鸿祺自信地说。▲,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