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现代名医名方 > 综合信息
编号:13340299
:三十年前,中国中医药报创办往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04期
    

    诸国本,江苏无锡人,1935年生。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之后在青海省西宁市从事卫生防疫和中医临床工作。曾任青海省卫生厅中医处处长、副厅长。1986-1997年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并授命创办中国中医药报。1997-2010年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著有《西宁中草药》《医门清议》《医道与文采》《中国民族医药散论》《医林朝暮》等。

    诸国本(左二)在初创时期的中国中医药报社指导工作。
, 百拇医药
    诸国本为中国中医药报题字。

    中国中医药报于1989年1月2日正式创刊,如今已迎来创刊30周年。1988年7月,报社在一个借用的托儿所内开始招募人员,布置编辑部,筹备办报业务。1988年10月7日出版试刊。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在1988年底的第一次报社通联工作会议上说,“我们现在是在干我们前人没有干的那些工作,当然要费力气,要花很大的代价。上坡路刚刚开始,我们走的都是困难的路、坎坷的路,没有那么一帆风顺。我们实际上就像个贫下中农的媳妇似的,本来家底就相当薄”。中国中医药报的创业之路,正是这样走过来的。

    两年筹备

    1986年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的决议。同年7月20日,国务院下达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的红头文件,建局筹备工作全面展开。同年12月20日,国家中医管理局正式开始办公。开门以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制定长远规划和1987年年度工作计划,健全机构,配备干部,建立制度,加强自身建设;以机构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科技发展为先导;合理使用资金,全面开展工作。
, 百拇医药
    1986年12月12日,在卫生部中医司最后一次司务会议上(国家中医管理局开始办公,中医司随即在12月20日撤销),胡熙明局长在安排工作时,提出创办中医报和中医出版社的问题。他说,“机关报要赶快办,明年上半年要办起来”。

    但转眼就是1987年了。万事开头难,时间十分紧迫。中医局成立之初,千头万绪。局机关挤在卫生部大院(北京后海边上醇亲王府古建筑)的三间办公室内,办报工作一时排不上议程。

    1987年3月初,熙明同志找我谈话,希望我把办报筹备工作抓起来。接着召开局党组会议,决定由我负责报社筹建工作。4月10日,国家中医管理局给新闻出版署呈报了“关于创办《中国中医报》的请示”。“请示”有四项内容:一是《中国中医报》的任务是,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交流中医工作的信息和经验,介绍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向群众普及中医中药知识,为推动全国中医工作、促进中医事业的振兴服务。二是《中国中医报》为大报规格,每期对开一大张,由邮局统一发行。三是《中国中医报》暂定为周刊,以后逐步发展为周双刊、双日刊、日报。拟于今年7月1日试刊,10月1日正式出版。四是《中国中医报》社为司局级事业单位,直属国家中医管理局领导。编制暂定为50人。暂不设印刷厂,印刷任务联系有关单位承担。
, 百拇医药
    这个“请示”报告,国家新闻出版署很快就批下来了。但由于报社地点(办公用房)、经费、人员等问题尚未落实,试刊时间一拖再拖。1988年5月,国务院为了加强中医中药统一管理,决定将国家医药管理局的中药管理职能划给中医局管理,“国家中医管理局”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经继续请示同意,筹备出版的《中国中医报》改为《中国中医药报》。

    艰苦创业

    借用办报用房 创办《中国中医药报》,需要工作用房。我们没有钱造房子,连桌子板凳也没有。国务院每年给中医药局一个亿的专项补助,按规定必须全部用于中医药事业建设,虽然中医药报也是中医药事业的一部分,但国库的钱重点用在支持地方中医事业建设特别是困难地区“县县建中医院”上,要在北京为报社搞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可能的。

    当时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直属单位。局领导和学院商量能否腾几间办公用房供报社使用。北京中医学院高鹤亭院长和张世栋书记表示大力支持,把一个旧的托儿所(两排七间平房)暂借给报社作工作场所,还提供了桌子椅子和几间单人宿舍。很长一段时间内,报社没有地方挂牌子,来人找不见报社在哪里。有一次几位驻地记者来参观,我连忙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中国中医药报”六个大字,贴在墙上,作为牌子。
, 百拇医药
    筹措办报经费 新办报社,缺乏开办费,局领导都很着急。1988年5月3日,国务院将中药管理职能划归国家中医局,中国药材公司随之成为中医药局直属单位,中国药材公司总经理张洪魁同志被任命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局领导和洪魁同志谈了办报的困难。洪魁同志从中药工作和中国药材公司的角度,给报社支持30万元,作为报社的开办费。

    招募办报人员 报纸初创时期,只有二十几个人。报社中层干部的任命,请示局领导研究决定。一般员工,只要符合条件,报社就可以招用。用人基本原则三条:一是德才兼备,特别要求热爱中医。二是学中医中药专业。希望应聘者毕业于全国各中医学院,以便触角广泛,学术上不近亲繁殖。三是学新闻和文史哲。这是因为中医学文化基础丰厚,报社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既深且广。

    我从学生年代起,就对报纸有高度的敬重心和信任感。认为报纸是知识宝库,知识权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解疑答难,无所不知。所以当时报社的编辑记者,有北京中医学院、山东中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的,有武汉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系、北京广播学院的,有北京大学中文系、哲学系和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各个相关专业的人才都有。总的来说分两部分,一部分学中医中药,一部分学新闻和文科。他们都是本科生或研究生。我希望这两部分人结合起来,形成中医药报特有的知识结构网,发挥行业报纸的特色。当时首都新闻界有个评论,说中国中医药报虽然办得晚,但记者水平是最整齐的。
, 百拇医药
    两个报头题字 《中国中医药报》的报头,本来请书画家朱乃正题写。朱乃正写了横的和竖的两幅报头,局领导班子看了以后,都很满意。同时,决定在创刊号上请几位国家领导人题词。我委托著名老中医高辉远先生请彭真同志题词。高老没有说清楚题词和写报头是两回事,让彭真同志写了报头。彭真同志德高望重,书法亦好。局领导一看,决定用彭老的字,由我向朱乃正说明情况并道歉。朱乃正是我的老朋友,全国著名的油画家和书法家,当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我向他表示歉意,他很理解。后来中国中医药报的信封上,用了朱乃正的字。

    栏目设计编排 一张报纸办得好不好,不取决于它的背景和地位,而决定于它的编辑水平。

    报纸除了版面分工以外,栏目设计很有讲究。栏目不仅突出报纸的专业特色,是报纸版面的眼睛。报纸可能办得一般,某个栏目却可以一枝独秀。并以点带面,带动全局。最早确定的栏目,有“岐黄论坛”“医斋随笔”“百家论苑”“医林春秋”“杏林”等。特定的栏目有“食养拾慧录”“名医名方录”等。
, 百拇医药
    因为人手少,我主张版面管理用“死一块”“活一块”的办法。编辑部邀请相关作者包写一个栏目,比如请聂凤乔先生写“食养拾慧录”,由李宝顺组织“名医名方录”,定期见报一次,编者可以压几篇稿子在手里,陆续地发,这是“死一块”;然后腾出手来,处理临时性的来稿和约稿,便是“活一块”。这就要求对专栏作品选题要准,约稿发稿准时及时,版面位置相对固定,标题风格尽量统一,文章长短适度相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手不足和稿量不平衡的矛盾。

    建立通联队伍 作为行业报纸,没有能力派出记者建立独立的地方记者站。只能实行“小机关,大通联”机制,靠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设驻地记者站,选定兼职记者,为报社提供新闻报道和新闻线索。这支队伍需要认真组织,精心培养。

    报社每年召开通联会议,交流经验,评比工作,安排任务。在试刊时期(1988年11月30日),召开了首次通联工作会议,胡熙明局长、田景福副局长到会讲了话。当时报社有驻地记者站31个,驻地兼职记者97人。
, 百拇医药
    广东省驻地记者站设在广州中医学院内,大学办公室主任马定科兼站长。他文科出身,写作勤奋,年年被评为优秀驻地记者。他的稿件,大都是会后饭前挤时间写成的,后来编辑出版,取名《中医药纪事》,完整地记录了那个时期广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轨迹,没有遗漏重大新闻事件,很有历史价值。

    发行工作是办好报纸、联系群众、发挥报纸效益的重要环节,也是通联会议的议程之一。我们基本要求中医单位订阅到科室,中药企业订阅到班组。但实际上没有做到,尤其是企业这一块。同时建议各地记者站在支持中国中医药报的时候,同样给中医药行业的兄弟报纸撰稿。在做好中国中医药报的发行工作的时候,同样做好兄弟报刊的宣传发行工作。当中国中医药报与兄弟报刊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中国中医药报应该主动谦让。希望各级各地中医药单位既订阅《中国中医药报》,也订阅《中医报》(在杭州)、《中药事业报》(在重庆)、《中医药信息报》(在成都)、《中医护理报》(在河南)、《上海中医药报》(在上海)、《民族医药报》(在广西)。中国中医药报是“行业老大”。老大有老大的气派和责任,团队有团队的精神。我们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努力把全国的中医药报刊团结起来,发挥群体优势。
, http://www.100md.com
    为了做好通联工作,总编室编印了《中国中医药报通讯》(小册子),由卞学华任责任编辑,不定期刊行,发布报道提示,交流报道经验,反映驻地记者站工作动态。现在已成为珍贵的新闻史料。

    广告人员“一仆二主” 报社需要广告,主要是中药广告。但没有专职广告员。我们和中国药材公司主管的中药事业报商量,请来了谷晓冬同志,明确告诉她,“你是一仆二主”。因为她是中药事业报(编辑部在重庆)记者,常驻北京,专门负责中药广告,工资由中国药材公司发放。“一仆二主”,就是既为中药事业报拉广告,也为中国中医药报拉广告。中国中医药报只用其人,不发工资。

    中国中医药报创刊时期,发行量少,报社手里的广告,只是几个保健品之类。创刊号上第一张广告,选登了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是免费刊登的。因为这个企业和这个药品是中药行业最有代表性的,意思是权威报纸应该登权威广告。

    建立学习制度 针对行业报纸的特点和记者队伍年纪轻、经验少的实际情况,报社建立了学习制度。要求学中医药的编采人员提高文学修养,掌握新闻工具;要求文科出身的编采人员学习中医药知识,成为知识里手。一个记者既然在中医药报工作,必须懂中医药基本知识。新闻系毕业生受的是新闻课程和通识教育,出门后服务于某个专业,必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学了中医以后,不一定当专家,但一定争取当内行,不说外行话。我们前后请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副主任王振业教授讲“新闻写作”,请复旦大学新闻系著名教授陈韵昭讲“新闻广告学”。并派记者参加全国新闻专业的短训班、培训班。
, 百拇医药
    推荐优秀稿件 中国中医药报刚刚创办,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我们将重点稿件刊登的同时,快速推荐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了我们的稿子,大家都非常高兴。我们认为,本报的一些重大题材或优秀稿件,可以动员记者或作者转换角度,深入加工,添油加醋,投给相关的大型报刊,以借船出海,扩大影响。同样,有关报刊上发表的重大中医药题材的报道和文章,中国中医药报可直接转载,或跟踪采访,做出深度报道。

    为版面补白 中国中医药报创刊之时,排版还未用电脑。稿源尚多,但可用者少。一有稿荒,有的编辑就让我补白。我写了几篇短文,年青人不满意,认为我的文章太死板、太老气。于是我找20世纪30年代女诗人石评梅的诗来读,以便使文笔青嫩一点。但以中医中药为题材写文章,怎么写也嫩不起来。加上个人的文风已经固定,要变也难。渐渐地,年轻编辑很少让我补白了。后来我把这些文章以“医事小品”归类,收录在《医道与文采》一书中。

    举办“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 1990年初,中国中医药报向局领导提议举办一个中医药展览会,作为报社联络全国、组织活动的先声,定名为“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经领导批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月2日发出《关于举办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的通知》。《通知》指出,“这个博览会将以学术交流、科技与经济成果展评展示等方式,并通过新闻传播媒介,系统介绍中医中药传统文化特点,重点展示十年来中医中药的新进展,是对全国中医中药应用与发展的一次大检阅”,并决定胡熙明副部长兼局长为博览会组委会主任,中国中医药报为承办单位。同时考虑到,在当年9月第11届亚运会前夕搞这个活动,可以吸引国内外观众前来观展,提高中医药的地位和声望,为中医药造福人类、走向世界创造条件,提供机遇。博览会以会养会,如果略有结余,对报社的经济也有一定帮助。
, http://www.100md.com
    《通知》发出以后,全国中医药行业踊跃参展,招展工作进展顺利。但报社毕竟处于初创阶段,一无经费,二乏人力,三无经验。虽有张洪魁副局长和中国药材公司鼎力支持,但左支右绌,十分艰难。我们把大部分采编人员留在版面上,派部主任肖建中负责筹备工作。博览会报到时候,局计财司司长宋文义及时支援,派严建文处长监督收费。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于9月12日在北京如期举行。650余家中医药企事业单位和1300多个医疗、教育、科研、生产、销售项目参展。开幕时候,杨成武、黄火青、陈敏章等领导同志剪彩,何界生、胡熙明、高占祥等同志出席。

    办报思想

    我大学本科学的是新闻专业。毕业以后分配在卫生、中医药部门工作,根据“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学针灸、学中医、搞临床、搞管理,一步一步进入中医队伍。大学期间的新闻课程,主要学习苏联,学列宁《火星报》的办报思想。我在中国中医药报创办初期,写了8篇关于办报的文章,大都是在通联会上的讲稿。这些文章受陈旧办报思想的束缚是显而易见的 。但历史主义地看问题,其中有一些忠实反映现实的历史资料,值得保留和参考。例如关于中国中医药报的办报宗旨和记者队伍的建设,当年是这样表述的: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药界早就盼望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全国性报纸。

    ——中医报纸长期空位,这个现象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和文化背景,绝不是偶然的。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医在野、无权说话的现实。这是中国中医药界不应该有的一种历史沉默。

    ——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的中医药界还是希望出现一张全国性的、权威性的、能够为中医中药沟通信息、仗义执言的专业性报纸。未来的《中国中医药报》有没有权威性、能不能仗义执言那是另一回事,但至少创刊伊始,应该有一点以天下为己任的勇气。为中医说话,为中药说话,这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当不辱使命。

    ——一张中医报纸如果不维护中医政策和中医利益,那就不如不办或宁可不办。

    ——我们要在学术性上善于扬长,在时效性上善于避短。在掌握信息方面要和日报争速度,在报道信息方面要和期刊比功力。在一、二版上要尽量给人以新鲜感,在三、四版上要抓住稳定的读者群。在各个报纸同样一条关于中医药的新闻报道中,要反映出本报记者对背景的熟悉和对现实材料的驾驭能力,要么高人一筹,要么别具一格。
, 百拇医药
    ——报纸是信息开发中心,也是新闻活动中心,是中医药事业的窗口,也是发展整个中医药事业的杠杆之一。

    ——除了内容、形式、时效之外,还有一个风格问题。过去我非常强调本报的报道文章和广告的规格层次,追求格调的高雅,雅俗共赏,俗中求雅。

    ——办好中国中医药报,关键在于要有一支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精通业务,勤奋工作的新闻队伍。

    ——我们的编、采、通队伍还很年轻,水平不高、经验不足,但我们目标甚远,自视甚高,信心十足。

    ——中国中医药报的编辑和记者,应该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品德高尚,思想开阔;二是热爱中医中药,事业心强;三是勤奋刻苦,写得一手好文章。写一手好文章是一个新闻记者的基本功。要能够写好文章,必然要有好的思想,好的思路,要有真实而美好的感情。文如其人。要提高文品,首先要锤炼人品。这就是德才兼备论,也就是我们的德识才学统一论。
, 百拇医药
    ——提高人员素质的关键是加强学习。不仅是学习业务,而且要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有不少质量问题,不是出于业务水平低而在于责任心不强,没有动脑筋和不下苦功夫。有一些情况,不是没有认识真理,而是在于不敢坚持真理。要有高质量的版面,根本问题是要有高质量的人才。

    ——目前我们的新闻工作队伍主要是由学新闻、文科专业的和学中医药专业的两部分人组成。前者还不太懂得中医药业务,后者还不太熟悉掌握新闻工具。表现在版面上,有新闻而无中医则浅(薄),有中医而无新闻则死(板)。这两部分人应该各补各的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最后使两种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溶于一身,成为一名出色的专业报纸记者。

    ——报纸是新闻报道的重要载体。专业报纸的本质属性是新闻而不是专业。中国中医药报是一张专业报纸。它具有新闻事业的一般共性,又具有中医药工作的特殊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属于新闻事业,尽管它无疑也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事实的报道。从中国中医药报来说,新闻是中医药行业新近发生的、为广大职工所关心的、重要的事实的报道。报纸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采访新闻和编排新闻,它产生的是版面而不是门诊量。它不能按照办医院、办学校、办科研的路数去办。离开了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报纸就不成其为报纸。
, 百拇医药
    这些言论和观点,后来收集在《医门清议》《医林朝暮》和《中国中医药报通讯》中。

    这是历史的回忆,也是历史的反刍。30年后,当我们以平静的心态回忆往事,也许能使同龄人嫣然一笑,但不至于让年轻一代索然无味吧!中国中医药报初创时,为了适应年青人的口味,依着“五四”时代突出女诗人石评梅的诗风,练习写过一首小诗:

    芍药花开的时候,你在我梦中来过。

    如今梧桐叶落,你去了哪里?

    大雁飞过,捎个信儿给我。

    我在村头的大槐树下,永远等你。

    一瞬间,中国中医药报到了而立之年。我忽然想起了这首诗。(诸国本),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