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肾功衰竭 > 慢性肾功能衰竭
编号:1339900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31日 医药卫生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李宇鹏

    慢性肾功能衰竭也叫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引起肾功能不可逆的丧失,导致代谢产物潴留,引发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及内分泌失调等,又称为尿毒症。慢性肾功能衰竭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10余年。

    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如何有效地阻止或延缓该病的发展非常重要。在临床上,我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状态,效果显著。

    西医:给予患者前列地尔注射液,10微克/次,1次/天,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毫升)中静脉滴注。

    中医:给予患者健脾补肾降浊方治疗。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0克,山茱萸20克,杜仲30克,桑寄生30克,牛膝15克,泽兰15克,泽泻15克,丹参20克,三七3克(冲),甘草6克。兼阳虚者加附子、桂枝;兼阴虚者加熟地黄、黄精;气虚甚者加党参、太子参;血瘀甚者加桃仁、红花;兼痰湿者加苍术、佩兰;水肿甚者加车前子、冬瓜皮等。每天1剂,水煎至400毫升左右,分早、晚温服。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学水肿、虚劳、腰痛、关格等范畴。《黄帝内经·灵枢》就有关于水肿的记载。《黄帝内经·灵枢·水胀》中记载“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丹溪心法·水肿》将水肿进行了分类,分为阴水、阳水,“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患者饮食劳倦,久之损伤脾胃,脾虚运化失司,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水液代谢失常,泛滥肌肤,发为水肿;“肾者水脏,主津液”,肾气亏虚,无以化气行水,导致膀胱开合失司,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而发为水肿。脾虚不能升清降浊,肾虚膀胱不能正常开阖,久之浊毒潴留体内可加重病情,故该病主要是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治宜健脾补肾,兼祛邪。健脾补肾降浊方中黄芪、茯苓、白术健脾益气,补后天之本;山茱萸、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肾,补先天之本;丹参、三七活血化瘀祛瘀血;泽兰、泽泻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方中诸药共用达到健脾补肾、降浊祛邪的目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第二中医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