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更多评论
编号:13782511
“低美感”会害了我们的民族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3日 生命时报 2019.05.03
     “奇葩建筑、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最近,《新周刊》杂志一篇题为《中国审美十大病》的文章概括了“审美匮乏症”的十大“症状”,有关“低美感社会”的话题引发热议。

    被网友调侃为“像网上下载的免费模板”的电影节海报,最近出现的那种十分丑陋的“行书”字体,令人啼笑皆非的奇葩建筑造型,一部电视剧的四个女主人公模样相似得难以辨认,我们如今看到的影视剧、广告图片,以及身边的建筑,似乎越来越缺少美的感受。美感缺失甚至毫无审美的公共产品随处可见,恶俗低劣的文化审美普遍存在,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人的审美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

    有的人追求美,但却不知道什么是美,于是盲目跟风,随波逐流。大眼睛、高鼻梁、V字脸,这样的外表是漂亮,可如果人人都是这样,还能有多少美感可言?有的人审美还停留在“红红绿绿喜庆”“金灿灿好看”的阶段,于是将原本神态悲悯安详的古代佛像“翻新”得浓妆艳抹。空有一番好心,结果适得其反。有的人觉得艺术和审美没啥用处,与日常生活距离太远,认为花钱带孩子去看艺术展还不如省下钱多给孩子买点好吃的。还有的人追求奢华享受,认为穿一身名牌就能显示出高品位。

    现实中各种审美匮乏症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浮躁情绪。诚然,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会必然带来审美水平的提高,名牌不意味着品位,昂贵也无法代表体面。其实,中国人并不缺乏好的审美。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华丽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典雅的建筑,还有一首首经典的唐诗宋词,我们的审美一直为世人所称道。美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唤醒人对内心的尊重,审美愉悦是感官享乐与精神享乐的统一。

    审美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传承和借鉴。哲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作为人生最高层次的“审美境界”,会渗透到人生各个境界之中,也会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中。生活中处处存在审美,衣食住行中都有审美。只有那些拥有审美力的人,才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审美还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内在功夫,需要从小培养。作家蒋勋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再因为自己觉得“没用”而忽视对孩子的审美教育。多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在这样的过程中认清美丑,陶冶性情,从而培养其高尚的品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百拇医药(陈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