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周刊
编号:13339960
抗肿瘤 服药时记得护心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3日 生命时报
     抗肿瘤

    服药时记得护心

    主讲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王彩莲

    药物治疗,是肿瘤患者的必需疗法,但在治疗过程中,有些人常常念叨“心脏不舒服”,有人跳得太快,有人呼吸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抗肿瘤药对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但有时也会对机体的其他组织产生抑制作用。比如有些抗肿瘤药会引起心脏毒性,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心功能下降等。因此,抗肿瘤的同时,别忘了关“心”。

    临床上,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主要有两大表现类型。

    第一类是近期急性心脏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短暂的心律失常等,多发生于给药后几小时或几天。第二类是迟发的心脏毒性,可在治疗结束后数年甚至数十年间发生,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如呼吸困难、胸痛、水肿等。
, 百拇医药
    如果患者在治疗方案中发现以下四类药物,就要防止心脏可能出现的不适。

    第一类是蒽环类药物,比如多柔比星、伊达比星、表柔比星和米托蒽醌等。化疗药中,这类药物对心脏的毒性最明显,会造成不可逆的心肌损伤,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

    第二类是抗代谢类药物,比如5-氟脲嘧啶和其前体药物卡培他滨。主要与心肌缺血有关,多发生在首次给药后,常见症状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及低血压等,可引起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搏停止,甚至死亡等严重情况。

    第三类是抗微管类药物,比如紫杉类、长春碱,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为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偶尔会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通常,心动过缓发生在几小时内,治疗结束后消失,不需要特别处理。

    第四类药物是烷化剂药物,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和顺铂等。可能会造成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急性心衰,需要十分警惕。
, 百拇医药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药物也具有潜在的心脏毒性,比如右雷佐生、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为了避免用药对心脏的影响,患者应提前做好准备。比如,治疗前进行风险评估,降低用药风险;治疗期间,合理监测、及时发现不适症状,尽早治疗,控制风险指数;化疗结束后,通过监管随访等途径,实现风险的降低。

    由于化疗药物的累积剂量、给药方式、持续时间、联合用药等都会对心脏毒性的发生几率产生影响,医生往往会针对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以及所致心脏毒性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比如通过限制累积剂量,可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发生,蒽环类药物的终生累积剂量应小于550毫克/平方米;也可以通过延长药物的输注时间,合成替代药品等途径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出现。

    通常来说,有些抗肿瘤药的心血管毒性是可逆的,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后即可恢复。

    预防药物心脏毒性,首先要关注两大人群,一是高龄患者,二是儿童,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史及心脏区域接受过放射治疗的人,更易发生心衰。

    其次,关注能干预的危险因素,如基础心脏病、糖尿病、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前,医生要了解患者的状况,及时加以控制。第三,定时监测。每周期治疗前密切监测相关心血管病的症状和体征,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发生;必要情况下,进行血压监测、心电图、心脏B超等检查。

    目前,多学科联合诊治让肿瘤治疗更加系统、全面,对于心脏毒性机制以及防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相信最终会让肿瘤患者不再“伤”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