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更多评论
编号:13783291
感恩教育应是必修课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4日 生命时报 2019.05.24
     设立全国性的感恩文化节日,以此追慕先辈、不忘初心,感恩亲长、砥砺前行。今年两会期间,就有政协委员建议设立中国版“感恩节”,并开展感恩善行、互帮互助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

    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到“衔环结草,以谢恩泽”,再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千百年来,感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基因,温润着一代代国人的精神家园,种下爱的籽粒,收获美的硕果。

    感恩是种智慧,更是灵魂上的健康、精神上的宝藏。以这样的生活态度为人,人人相互提携;以这样的处事哲学做事,事事妥帖周到。研究表明,在正面激励因素中,感恩是培养道德良知、增强人格魅力和提升成长力量的最好催化剂。感恩之心驱使下的人有别于常人,他们执着无私、博爱善良、敬业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感恩是种境界,是人立身之基。建立奉献为人的价值取向,就能跳出狭隘的“得失”视野,追求健全人格,远大理想,既能更好地关照自我、激励自我,完善个性发展,也能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付出心力。这样的人,必定是幸福的人。

    感恩文化犹如润滑剂,让社会运转顺畅,减少磕绊。只有在全社会传递懂感恩、知感恩的价值观,才能多些“扶危救弱”的正能量,少些“事不关己”的冷漠。对扶起摔倒老人的青年道声真挚的“谢谢”,会让更多人坚信“善有善报”;对饱含爱心的资助多份珍惜,会让更多人加入公益慈善。感恩文化充沛世间角落,人人心拧在一起、手握在一起,必能凝聚起力量共克艰难。

    因此,感恩教育应该成为一门“必修课”,引导人们学会感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从小入手,父母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珍惜生命、感谢生命,尊重生命;学校教育要形成体系,不妨在学前班,以及小学、中学语文课中增加与感恩教育相关的内容,将感恩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社会更要创新教育手段,做实际教育效果,在营造仪式感、传递正能量上多下功夫,传递积极向上、易于传播的优秀内容。同时,要警惕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灌输教育,更要坚决避免打着“感恩教育”幌子的商业行为。

    光大感恩文化,是个长期过程,重在点滴、重在践行。只有把感恩教育融入日常,从点滴做起,教养一致,日积月累,才能蔚然成风。▲, 百拇医药(艾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