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68295
经方辨治要处处重视保胃气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79期
     关于胃气,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灵枢·海论》曰:“胃者,水谷之海。”金元医家李杲《脾胃论》曰:“人以胃气为本。”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曰:“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清代医家陈修园《伤寒论浅注》曰:“胃气者,柔和之气也,病在胃气者不可攻。”

    自古“胃气”内涵不一,但不同内涵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即:皆以胃的吸收消化功能为基础。

    胃气在经方理论中的概念

    经方理论中的胃气是指谷气。胃气是人的后天之本,担负着为人体运化给养的功能,关系到人体正气强弱,营卫气血生成、运行、输布,是人身生长发育及抗病愈病的能源,须时时顾护。胃气旺盛则人体化生有源,阴平阳密,精神乃治;胃气虚损衰败,则人阴阳失衡,百病丛生。

    《伤寒论》条文谈误治最多,救误方法亦最多。汗、吐、下法的误用,皆伤及胃气,胃气一伤,则中气虚损,营卫失和,气血失调。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危。危症痼疾,必先救胃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伤寒论》保胃气思想贯穿全书,处处以养、和胃气为第一要义,为医临证须臾不可离此理念。

    医案

    朱某,女,38岁,胃痛伴泄泻1月余,2015年9月24日初诊。

    主诉:胃隐痛,时轻时重,医院诊为胃炎,多方求治无明显疗效。

    刻诊:胃脘处隐痛并觉胃凉,时胀满泛酸,晨起头懵干呕,便溏不爽,1日2次。口干、苦,口臭,不渴,纳可,眠差,双膝下轻度水肿,无畏寒,正常汗,心烦,近1周来小便稍频,便时热痛,月经、带下正常,舌淡舌边尖红,苔白滑,脉弦细。

    辨证为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合病。寒热互结痞证,溢饮轻证。

    病机:上焦郁热,中焦水饮,下焦湿热,水饮滞于表位(溢饮)。该患者有胃虚寒,有津伤,又有湿热,又夹杂表位水饮阻滞。胃虚寒与湿热夹杂,寒热错杂,热多寒少,治疗很难下手,但重点是要抓住胃虚的关键病机。中焦胃气得和则气机升降复常,诸症都能迎刃而解。

    治疗重点为温中、补津、和胃,同时还要降逆、除痞、治表,以及利尿、除湿热。

    方药: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其中生姜与干姜合用,生姜温中发越表位水气寒湿,干姜温中散寒固护胃气。

    患者诉5剂后诸证减轻。二诊仍然感觉胃凉,加重干姜量,又服10剂愈。

    方中生姜、干姜、甘草、大枣配伍既相须又相使,共奏温中和胃、养胃固胃之功。(毛进军), http://www.100md.com(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