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新书评介
编号:13399485
睹物思故人 师恩难忘怀 ——读《老匋读医随笔》有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00期
     当我看到《老匋读医随笔》(以下简称《随笔》)一书时,好像又回到50多年前王乐匋老师为我们授课时的场景。他讲授温病课时温文尔雅,引经据典,融合各家,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我们在经典熏陶中终生受益。

    尤其难忘1968年跟随王老师在安徽绩溪县大山里义诊时的情景。当时,每天就诊患者都要排成长队,从早上要看到晚上才能看完。许多高烧不退、神智昏迷的患者,王老师都要仔细检查,认真揣摩,慎重地处方用药。而这些药方服下后,大部分患者都很快热退神清。《随笔》中记录的“绩溪义诊治验”的几个典型病例,就是当时我亲眼所见所记,让我终身难忘。

    《随笔》不仅记载了王老师的学术思想、临证验案,还记载了他对医理的探索、对历代医家用药特色的研究。比如,“论战汗”“论动气”“论两感”等内容都提出了独到见解和切实体会。书中还对一些经典药方如一贯煎、小青龙汤等进行研习,记录运用心得,发现颇多,妙不可言。

    《随笔》中的“治学门径”篇记载了王老师学习中医的心路历程、读书方法、跟师心得,以及对后学者学习中医路径的建言,教给大家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为医者最好学点目录学”“目录顺,方可读书,不顺,终是乱读”。比如“得鱼忘筌”与“书读千遍”,告诉我们读书不在贪多而在精辟,宁可进度慢些,务求烂熟,打下坚实基础。王老师还劝我们要“勤于动笔”,随时随地注意资料的积累,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笔到”。

    读完《随笔》以后,愈觉此书之珍贵。王乐匋老师学术渊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更是中医教育大家,他把严谨的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宝贵的临证心得奉献给后学者,弥足珍贵。

    在纪念王乐匋老师逝世20周年之际,欣逢其遗作《老匋读医随笔》出版,这无疑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值此,我也把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下来,以表达对恩师的思念和无比敬重之情。(张炳秀), http://www.100md.com(张炳秀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