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更多评论
编号:13782878
垃圾分类是公民必答题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26日 生命时报 2019.07.26
     7月1日上海强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着我国在试点近二十年后正式进入了垃圾分类的全面法制化推进时代。垃圾分类从意识到意愿,再到行动,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仅需要轰轰烈烈的污染防治攻坚战,还需要全社会切切实实的绿色生活支持。毋庸讳言,面对垃圾分类,有些市民也有负面情绪,他们愿意在网络上传播“你是什么垃圾的灵魂拷问”等段子调侃,却不愿认认真真去学一下如何垃圾分类。

    因此,我们首先要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让每个公民真切地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通过学校环境教育,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社区宣传栏等,让市民了解我国城市面临的“垃圾围城”窘迫,了解不科学垃圾处置方式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让市民体会到垃圾分类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民众健康以及提升城市形象等的意义,意识到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的必答题。

    作为垃圾分类的起点,每个家庭的参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分类水平,进而影响到最终处置的质量。相关单位应根据所在城市的分类设计,制作发放垃圾分类手册,并在社区人群活动密集区和垃圾投放处设置宣传海报。同时,可鼓励志愿者担任社区分类指导员和监督员,对市民垃圾投放进行实地指导及监督。经验表明,孩子懂得分类知识可有效推动家庭垃圾分类,因此应在中小学、幼儿园加强分类知识教育。

    其次,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率,还应在配套设施上下功夫,提高垃圾分类设施的辨识度和区分度。在社区投放点选用易于辨识的分类垃圾桶,比如红色常给人危险的印象,多作为有毒有害垃圾桶;绿色常让人联想到青菜,可作为厨余垃圾桶;也有地方还可根据“蓝”和“烂”的谐音,将蓝色垃圾桶用来收集容易腐烂的厨余垃圾,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垃圾桶的设置应便于市民识别和分类投放。

    最后,在强制推动的同时还应鼓励公众参与。过去,我们在街头投放了大量可回收及不可回收垃圾桶,实际却“混装混运”,极大打击了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为消除市民的不信任感,各城市可通过电视、网络等让市民清楚了解到他们分类后的垃圾得到分类清运,给市民以知情权。还可以开放部分中后端的分类处置过程让市民参观,用深度参与增强其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此外,一些地方用物质奖励激励市民参与也得到了较好成效,也值得推广。

    总之,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是每位公民的必答题。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并且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和引导,需要每个家庭、每位公民共同努力。洁净的城市、绿色的生活是我们留给这个时代的完美答卷!▲, 百拇医药(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鞠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