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更多评论
编号:13782876
全社会亟须“轻声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26日 生命时报 2019.07.26
     杭州凤凰小学自2017年起,在全校推出“轻声教育”,要求学生在不同场合使用相应等级的音量说话。两年后,有记者探访发现,整个校园真的安静下来了。凤凰小学的成功,无疑是“轻声教育”的有益尝试,但仅仅是学校发力,还远远不够。

    多年来,社会对国民素质诟病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说话音量问题。特别是出国旅游,中国游客常被指责为太过喧哗。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机会的增加,这个“不文雅”的行为毛病,确实到了该努力去除的时候。

    其实早在2012年,杭州市就提出了“公共空间意识”的德育教育,要求市民“在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无污言秽语、嬉戏打闹”。曾经尝试过“轻声教育”的学校,也不只凤凰小学。但整体而言,该项规定的实际成效并不大,学生们的安静更多限于图书馆等场所,而在食堂、走廊以及公共交通等更常去的场所,主动保持安静和轻声的人就少多了。究其原因,或许可以归结于大环境问题。

    人的行为习惯是可塑的,但它需要一个鼓励良好行为的大环境,如果仅将一项教育局限在学校以内,作用必然打折。毕竟相对学校来说,父母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更大。一对习惯了大声说话的父母,很容易让孩子在不自觉间有样学样,跟着大声起来。假如将行为习惯的塑造放到社会大环境中,我们还会发现另外的问题。比如在餐馆吃饭,其他桌的人大声说话,你也只有提高自己的音量,才能让对话进行下去。这样的次数多了,即便在学校被教育要小声交谈的孩子,也会渐渐习惯吃饭时的大说大笑,甚至将餐馆排除在需要低声的场所之外。

    由此可见,不只学校,整个社会都需要一场“轻声教育”,以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公德意识。当然,向国际规范靠拢,不意味着全盘否定自我,而是要懂得分辨不同场合的需求。比如,需要专注倾听、就餐的场所尽量无声;公共空间交流,尽量小声,以免打扰到他人;当众发言时,则应提高音量,以便让所有在场人听到。又如,在传统的中国式聚会中,你可以用声音表达热情;出国时,则要尊重对方国家的规范,做到入乡随俗;年幼的孩子天生好动,有时需要一定的空间发泄自己,所以应保留可以任他们活动笑闹的场所,以免因限制过度而影响心理。

    社会习惯的变迁是个缓慢过程,我们无法预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已经行进在路上的尝试有理由让人相信,一代或两代人过后,我们就能关掉“大喇叭”,轻声文雅地说话。▲, 百拇医药(张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