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08.02
编号:80101
老鼠 医学发展的“功臣”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2日 生命时报 2019.08.02
     提到动物实验,人们通常会最先想到小白鼠。医学史上,对鼠类的研究涉及神经学、心理学,甚至药物、疾病的方方面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甚至在国际空间站上饲养实验鼠进行微重力实验。

    早在16世纪,小鼠就被少数西方科学家用于解剖学研究。19世纪时,孟德尔曾试图用小鼠毛色来进行遗传学研究,但他的上级嫌小鼠气味太重,于是孟德尔不得不改用豌豆来做实验。20世纪初,孟德尔遗传定律在沉寂了30多年后被人们重新重视,许多科学家纷纷在小鼠身上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并获得成功,因此开启了哺乳动物遗传学研究的时代。19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从专业饲养员或“鼠迷”那里购买老鼠。

    1900年,一位美国退休的小学教师阿比·莱斯洛普在家乡开了一家养殖场,当时正值一战前的经济萧条期,养鸡场无以为继。但她发现,很多人喜欢宠物鼠,于是转而饲养。由于繁殖数量庞大,莱斯洛普对宠物鼠的繁殖和饲养条件有着完备的记录。酒香不怕巷子深,哈佛大学伯塞研究所的负责人威廉·欧内斯特·卡斯特尔找到她,并购买小鼠。至此,小鼠正式走向实验室的历史舞台。后来,莱斯洛普本人也开始参与科学研究,并发表多篇论文。
, 百拇医药
    实验鼠一般有大鼠和小鼠之分,大鼠易于被训练,所以更适合做心理研究;小鼠的基因组容易操作,更适合做基因学研究。而且,还有不少实验鼠品种是为不同研究目的而人工选育的,小白鼠就是后来医学家繁育出来的白化小鼠,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又通过这种小白鼠培育出许多小鼠近交系。

    尽管有各种类型的实验鼠,但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繁殖快、具有社交性、适应性强,而且是杂食动物,几乎吃任何东西。另外,啮齿动物身材小巧,易于在实验室里安置。最重要的是,它们与人类基因高度相近,可让研究成果更适用于人类。

    过去的40年里,实验鼠的使用数量增加了4倍多,占所有实验室动物数量的95%。截至2009年,研究老鼠的论文数量是斑马鱼、果蝇和蛔虫论文总量的3倍。

    但是,许多对实验鼠有效的药物对人仍可能无效。因为啮齿类动物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或者鼠类和人类基因组之间的微小差异导致了对药物的不同反应。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中,实验鼠被人为地赋予了一种类似于患病的状态,但它们并不会自然地发展出这种疾病。
, 百拇医药
    几十年来,实验鼠成就了众多科学和医学进步,从抗癌药物、艾滋病药物到每年一度的流感疫苗。数据表明,在动物身上测试的250种化合物中,只有1种能进入人体试验。

    有时,一些药物在动物身上实验成功,却给人带来危害。比如沙利度胺,动物研究认为它可以治疗孕妇晨吐,而且不会对大鼠造成伤害,但却导致了人类婴儿畸形。

    实验鼠为人类医药事业进步付出了很多。尽管人们不知道一项动物实验是否能成功,但可以预见的是,参与实验的小鼠会死亡。每年,美国实验室里有1亿只或更多实验鼠因科学原因死亡。有些尸体被改造成鸟类保护区的食物,但大多数都被冷冻起来,与其他生物垃圾一起焚烧。也因此,实验室动物的道德伦理之争从未停歇。如今,多数大学有专门教授学生如何处理实验动物的培训课程,以最大限度减轻动物的压力和痛苦。▲, http://www.100md.com(本报特约记者 高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