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诊断 > 资料
编号:13468589
中医病位辨识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37期
具体性病位,脏腑定位?,经络定位?,模糊性定位,依据空间定位?,依据时间定位?,六经定位,卫气营血定位,三焦定位,特殊性病位,膜原,心包
     病位,即疾病发生之所在。辨识病位,是中医辨证过程重要的基本内容,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理念与认知条件的影响,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并非建立在实体解剖之上,而是“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藏》),因而对病位的认识就不仅指形态结构上的位置,而更多的指功能上的位置。在此背景下,中医学主要把病位分为两大类,即空间性、实体性、具体性病位与时间性、功能性、模糊性病位。前者即病变所在,较为直观而具体,如脏腑、经络及外合的皮肉筋骨、五官九窍等;后者则是对主要症状与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后,确认的病机所在,较为抽象,如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病位等。

    具体性病位

    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以经络为联系纽带的有机整体,因此疾病的发生往往是整体病变在局部的反映。一般而言,除了陈无择所言“不内外因”外,其他内、外因基本上都是通过影响脏腑、经络而致病的。因此具体病位即指病变所处的人体结构中具体的空间位置。

    脏腑定位?

    即明确病变所在的脏腑,一般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通应的官窍及相联五体等,分析找出病理表现与相应脏腑的关系。其中包括如下情况:(1)依据主症表现,如咳、喘不离肺,呕、呃不离胃,悸在于心,泄在于脾;(2)依据症状、体征所在,如在胸部多涉及心、肺,胁肋部多涉及肝胆,脘腹部多涉及脾胃,腰部多涉及肾,按病位命名的病证如胸痹、肺痈、胃痛、胁痛、腰痛等即属此类;(3)依据外部所合,若见舌上生疮、舌尖红赤等,多涉及心;目赤肿痛或视物昏花,多涉及肝;发脱、齿摇,多涉及肾。(4)依据年龄、性别、体质、病程等,如年老体衰常责于肾虚;小儿常有“三不足(肺、脾、肾)两有余(心、肝)”(《小儿药证直诀》);女性更年期疾病常与肝肾、心脾有关;体弱易于感冒常与肺脾气虚有关;病程日久常及于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63 字符